第 47 章(第5/5页)

①前提是许明成与孙教谕是一派的,两个人政见相符,都想勉县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私底下关系也不错(之前中秋一起喝酒)。

②许明成之前不知道孙教谕在家务事上有些糊涂,得知他添丁了,也知道孙夫人不在,所以提出让金氏去帮个忙,这完全是基于两人的交情,并且金氏是县令夫人,也有点义务照看其他同僚家眷的。所以前文也提到过,金氏知道后,说先让佟姨娘去看看,等洗三的时候她再去。

③许淙去,因为他已经四岁了,前文提过“可以学着应酬了”,而且许明成和孙教谕关系好(重点),许家在勉县是地位最高的了,除了孙教谕家其他人家的事也不好全家都去(因为其他人家为了不显得水作者没写)。

其实大家也可以发现,许淙年纪小的时候,他的活动范围很小,基本在家。年纪大些之后呢才出现了外出读书,见客人,出门做客等其他活动。

④王老夫人怎么也去了,还是那句话,两家男的交情好,孙教谕之前也拜见过王老夫人的,而且那时许家人也不知道孙教谕在家务事上有些糊涂。再加上许家在勉县是最大的,王老夫人来到之后也没出过门,这次其他三个人都去了,她不去难道就一个人留在家里吗?

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金氏就借口“娘您见多识广,去做个定海神针”的理由,把她也请上了。

到这里的时候,都是很简单的“去许明成同僚家里做个客”这件事。许家人没有抬举柳姨娘和孙三郎,完全是看在孙教谕的面子上。

金氏虽然没有接到孙家请求帮忙的邀请,但还是带上了丫鬟,这是她性格谨慎的体现,前文也有几次提过,她因为是庶出,所以“打小就谨慎惯了”。

这就是大部分的理由了,其他虽然还有,但不是很重要。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情节,当然是因为它会引出文内更深层次的背景,会引来许明成反思、会引来孙大郎,会引来淙淙掉马情节,是很重要的。

感觉已经1000字了,就写到这里吧。

继续肝更新了。

PS:为什么作者有话说的字数不能抵更新字数呢?陷入沉思,明明都是同一台电脑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