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第3/4页)

许明成答应下来,“那便套马车,平时就让你桥叔送你去,上完课后也乖乖跟着你桥叔回来,不准乱跑。”

见渣爹答应,许淙又想起了一件事,“让桥叔教青木驾车!”

桥叔就是许桥,同样是从许家村出来的,和许明成一个辈分,现在跟在他身边办事,也是对许淙很好的一个人。

许淙之所以让青木跟着桥叔学驾车,是因为他们来勉县的路上,青木就一直跟着家丁学驾车。他非常地努力,后半程的时候已经学得有模有样,可以和其他人进行轮换了。马车和骡车虽然有些不同,但原理应该是一样的。

所以许淙觉得应该给青木新增一个技能,这样等自己长大之后,就可以一下子从青木这里学会驾驶骡车和马车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许明成随口答应了下来。

时光匆匆而过。

等勉县的大部分积雪化尽,地面变得干燥,人们也来去匆匆,开始为生计忙碌之后,开学的日子也已经到了。

为此,许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许淙问:“青木,我的书带了吗?”

青木检查:“带了,少爷。”

许淙又问:“笔墨纸砚呢?对了,我的鹅毛笔别忘了。若夫子讲得太快,我得先记下来,鹅毛笔记笔记好用。”

青木再次检查:“没有忘,少爷。”

唔,那就没事了。

许淙在心里快速地想了一下,书带了、笔带了、笔记本(纸)也带了,墨水(墨条、砚台)也带了,那就没什么别的了。

至于拜师需要的东西,如芹菜、莲子、红豆、桂圆、肉条等,他娘早早就准备好了。其中芹菜因为不合时节,还是在后院的暖棚里种的,只长出了一小节。早上去拔的时候,他奶奶王老夫人难得地没有心疼,还仔细地挑了根最长的。

所以万事俱备,就等出发了。

因为是许淙第一天去上课,所以许明成特地翘班,亲自送他过去。对于渣爹动不动就翘班的这种行为,许淙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只能感叹不打卡的人就是自由,想翘班就翘班!

“林哥,淙哥儿,你们坐稳了,驾。”随着许桥的一声吆喝,马车渐渐地移动了起来,车厢内的许淙也慢慢听到了外头喧闹的动静。

“爹,还有多久到啊?”

许淙好奇问道,渣爹之前本来说要带他去看看私塾的,结果过年后的那段时间他在外面忙着忙着,竟提前把这事办了。所以许淙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要去的私塾在什么地方,将来的夫子和同学们又都是谁。

许明成掀开窗帘的一角看了一下,然后道:“再过一刻钟就到了。”

一刻钟……

那就差不多是十五分钟了,许淙暗自算了一下,十五分钟再加上从家里出来到现在大概五分钟,也就是二十分钟。他每天要在路上来回四次的二十分钟,一共是八十分钟,接近一个半小时很不少了。

看来以后得找点什么东西,在路上打发时间。

书是不能看的,晃眼睛。

而写字或者是画画也不行,同样费眼睛。打瞌睡就更不需要了,他现在每天都睡眠充足并不需要在路上补眠。想来想去,就只能找一些不需要费眼睛,也不需要太过动手的事情来做了,比如观察行人?

复习功课?

还没等他想好可以在路上做的事,桥叔的声音又从前面传来,“林哥,淙哥儿,我们已经到赵家私塾了,快下来吧。”

许明成先踩着脚踏下车,然后朝许淙伸手,“淙哥儿,来。”

许淙看了看比骡车要更高一些的马车,再看了看自己的小短腿和地上不高的脚踏,毫不犹豫地伸手让渣爹把自己抱了下去。

下去之后,他仰头看着眼前这座写着‘赵宅’,很明显只是寻常民居的宅院,疑惑问道:“爹,这就是私塾?”

怎么跟个家一样啊?

透过不太高的围墙,他发现后面的那座院子里好像还挂着衣服呢。

许明成牵起许淙的手,带头往里面走去,“对,这就是赵秀才开的私塾,他们家把前院布置出来做私塾,后院住人。”

哦,原来这就是私塾啊。

许淙恍然。

听完许明成的解释,许淙才知道跟村塾有专门的地方,远离嘈杂的民居相比,这种私塾是私人开的。为了方便也为了节省资金,所以一般都开在自己的家里,地方大的就像赵家私塾一样,把前后院隔开,地方小的就专门收拾出两间屋子,然后在衙门里登记一下,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赵家私塾是勉县比较大的一家私塾。

私塾的主人赵秀才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有二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还教导出了五个秀才,十二个童生,风评很好。

所以许明成考虑过后,又亲自与赵秀才沟通过,才决定把他送到这里来,而不是送到距离更近的其他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