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第3/4页)

进屋之后,他马上让青木把鸭毛笔找出来。

他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青木看着他又是铺纸,又是研墨的动作,迟疑着道:“少爷,您这是要用鸭毛做的笔画画?”

许淙摊开从金氏那边要来的画纸,点头,“对,画画!”

既然写字不行,那画画总行了吧?

他娘都说了,画画会易精难,成为大家更是难上加难。

那聪明伶俐,很有绘画天赋的许小淙,在经过短短的一个月练习就能画出一些简单的漫画,通过漫画来表达他回信的内容,那是很有可能的吧?

非常有可能!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许淙上午画画,下午练字,等许明成回来就跟他汇报成果,听他讲课,最后再领取明天的背诵作业和练字任务回去。

忙得连他娘特地让人买回来的大鹅都顾不上看,吃了一碗鹅肉回去之后,就和青木一起制作出了正宗的鹅毛笔。

蘸墨不漏,书写流畅。

完美!

“少爷,这样就好了吗?”青木看起来比许淙还要紧张,一会儿看看被许淙抓在手上的鹅毛笔,一会儿又看看桌子另外一边的一小堆鹅毛。

“好了。”

许淙试了好几次,肯定地点头。

他手上的这支鹅毛笔,虽然比不上现代的钢笔,但却甩了软趴趴的毛笔五条街,就是之前做的鸭毛笔,也拍马赶不上它。

凭借着这只鹅毛笔,许淙现在已经能写出端正的字了,不过他的目的不是写字,于是他把写好的那张纸毫不犹豫地烧掉了。

许淙让青木再去做两支鹅毛笔,因为鹅毛笔如果经常使用的话,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毕竟被削尖的笔尖用着用着,就会软化。变软之后要再削,削着削着笔就报废了。

而且青木刚刚削好的这一支鹅毛笔,中间的槽开得有点大,写出来的字墨迹也很宽,并不符合许淙画画的要求,他需要粗细不同的鹅毛笔。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

不对,是画画的时刻!

因为要用画来表达他的想法,作为回信寄给孙大郎,也因为许淙想要装做小孩涂鸦的样子,所以他最终的选择是卡通漫画。

就是那种头比较大,运用简单的几笔画出人物神韵,简化服饰、装饰、背景的漫画。如果要找一个参照物,大概就是曾经一度很流行的小人书吧。因为大学生活有些无聊,所以他发展了很多兴趣爱好,画小人书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第一步,许淙先在画纸一角,画出了四个窄长方形边框。因为使用的是硬笔,所以他找了一根硬木条来当尺子。

第二步,便是把他最近一个月另外的一个成果,已经在金氏那里过了明路的炭条铅笔找出来,在纸上先画出大概的分镜,以及人物的动作和轮廓。

然后细化,添加五官、头发、服饰等等。

最后把需要的笔迹用鹅毛笔加深,也就是勾线,这样一个带有他许小淙神韵,坐在桌旁阅读信件的小人就完成了。画小人是他最近一个月练习得最多的,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到现在的线条清晰,靠的都是他的练习。

当然,还有怎么用力都不怕的硬笔。

第三步,重复第二个步骤,接着画其他。不过在这里的时候,就不用画完一个就用鹅毛笔加深一个了,而且全部画完之后再统一加深。

第四步,拿出一张薄一些的新画纸,盖在前一副特地加深了的画上,然后用鹅毛笔照着前一副加深的轮廓画出一张新的,上面没有炭条痕迹的新画。

第五步,精修细节。

如此,一段四格小漫画就完成了。

画一:‘许小淙收到了孙大郎的来信和礼物,在桌旁阅读,桌子上还摆放着装有西洋泥人娃娃的木匣子。’

画二、三:‘许小淙很喜欢孙大郎写的新诗,读信的时候,还在脑海中幻想了一番‘千树万树梨花开’、‘万千冰凌映阳光’的美丽景象。’

画四:‘孙大郎的书信被许小淙收起来了,西洋小泥人则被珍惜地放在了房间内的多宝架上,和许小淙喜欢的保龄球、九连环、竹编蚂蚱等待在一起。’

画完之后,许淙满意点头。

“青木,你看看,画得明不明白?”

青木连连点头,“明白,太明白了少爷,小的一眼就看明白了。您画的这几幅画的意思就是说,您很喜欢孙大郎的诗,还把他的礼物收好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

许淙也是越看越满意,决定在他把字写漂亮之前,都用这种办法来写信了。当然,为了孙大郎更方便理解,许淙还仿照漫画,让青木在画的空白处添加了一些小字,比如他和渣爹的对话,比如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务必让孙大郎一看就明白他的意思!

等全部完成,已经是一个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