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第2/3页)

这次的情况也是如此。

莫说云知府与许明成早就是旧识,就是两人不认识,但只要不是官场上的对头,那许家人求上门,云知府还是要尽力帮忙的。

所以许淙等人很快被请了进来。

云知府亲自带着夫人在后院门口迎接,至于家里的孩子们因为年纪太小,都留在屋里由奶娘、丫鬟们照料。

许淙没有看到同样倒霉的双胞胎姐妹,还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不失望了,而是好奇地盯着云知府看。

看一眼,又看一眼,再看一眼。

他居然留了胡子耶!

云知府早就注意到了许明成信里提到过的‘淙哥儿’,现在看他好奇地望着自己,于是笑道:“你就是淙哥儿了吧,怎么,看到伯父很好奇?”

因为云知府比许明成稍大一岁,两人关系又好,所以一见到许家人云知府就主动让王氏喊他的名字,也喊金氏一声‘弟妹’,至于淙哥儿,那自然就自称‘伯父’。

金氏年轻,碍于礼教不太方便和云知府直接说话,所以进门之后只与云夫人交谈。

而比起和儿媳妇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云夫人,王氏更喜欢和云知府说话,听到他的话后便解释道:“云大人莫怪,我们家淙哥儿打小就喜欢读书好的人,听说云大人当年考中了榜眼,是全天下的第二名,淙哥儿这一路上就在念叨着,说要向,向你……”

“学习!”许淙当然不会说他刚刚只是好奇云知府这么年轻,居然留起胡子来了,于是顺着他奶的话大声补充,“伯父厉害!”

“对对对,就是这个话,”王氏笑道:“我心想可不是嘛,淙哥儿是得向你这样考得好的多多请教,他将来啊才有出息。”

云知府莞尔。

‘学习’这个词,他之前并未听人提过,世人常用的是‘读书’,但想一想淙哥儿说的这个‘学习’一词亦有几分道理。

孔圣人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意则为学了新的知识之后,要经常地进行温习,这是一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可见‘学习’一事,孔圣人也是赞同的。

而《礼记·月令》亦云:“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于是他目光下移,看向了规矩坐在椅子上的许淙,“淙哥儿可是已经学了《论语》?”

许淙乖巧点头,“夫子让淙背诵,注释读了一卷。”

剩下的有些深奥,只靠自己看不太懂,而且他最近也很忙,有很多风景要看,有很多好吃的想要尝尝,所以就没读了。

云知府看着这个不及桌高,坐着那小短腿都够不着地的小娃娃,内心很是惊讶,不过脸上却不动神色。

“你刚才说我厉害,可是也想考科举?”

这题难不倒许小淙,他马上就回答了,“伯父考第二名,厉害!”说完他又补充,“爹考八十九,”一脸嫌弃,然后又抬头挺胸骄傲起来,“我考八十八!”

只比渣爹多考一名,这就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众人看着他那嫌弃与骄傲切换自如的小表情,以及只比他爹多一名的‘远大目标’,都哈哈大笑起来,云知府更是直接赞他有志气,直接出了几道蒙题考他。

许淙从不怕被考,统统都流利地背出来了。

直到云知府越出越难,已经超纲了,许淙才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没学过,淙哥儿不会!”

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云知府眼前一亮了。

于是云知府转头,高兴地对王氏道:“老夫人,令郎后继有人啊。”

王氏眉开眼笑,连忙说过奖了过奖了。

许淙却不太高兴,在小本本上又记了许明成一笔。

明明是他认真学习,努力思考,怎么就又成为了渣爹了的功劳了呢?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呢,可偏偏自己的成绩,就成为了他功劳的一部分。

像极了什么事情不做,但又要分你提成的领导。

好气哦!

气呼呼的许淙吃了云家一个大馒头。

云家祖籍山东,做出来的馒头又大又好吃。总之云家的馒头是许淙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馒头,家里的张厨娘厨艺虽然不错,但做的馒头没有云家的好吃。

吃饭的时候,许淙也见到了云家的双胞胎姐妹,确定了这个云家,果然是《庶子官途》里面的那个倒霉‘云家’。

两个小女孩一个叫做蕙姐儿,一个叫做莹姐儿。

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扎着同样的双丸子头,但表情一个安静,一个活泼,只要看一眼就能够很明显地把她们区分开来。

安静的是双胞胎里的姐姐,活泼的是妹妹。

至于样貌嘛,许淙猜不到她们长大之后的样子,但现在都很可爱,属于他前世的学渣大姐看到了,都想要抱回去的那种。

听云夫人介绍,他们夫妻俩一共有四个孩子,长子今年十岁了,留在家中上学没有跟着过来,因为云家的族学是非常有名的,属于重点高中,大家都想去的那种。所以为了长子的前途考虑,就只能让他留在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