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9页)

有了这个加成,王樱打算回头在山里开出一块地来,把有些草药植株扦插一下试试看,说不好就给她养出一大片的好药田呢!

王樱摘了几种草药,又循着自己摸出来的小道往里走。

突然眼角一花,一只五彩斑斓的动物闪过。

王樱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山鸡。

当即大喜过望,山里的野兔多一些,她还见过松鼠和猴子。但野鸡还是第一次见,野鸡肉更好吃,野鸡也喜欢下山溜达,所以但凡有几只,也早被人逮了吃。

这只估计是一直在山上,所以没被人逮。

野鸡警惕,察觉到人就一路扑腾着要跑,王樱跟在后头追,三追两追的,野鸡直接扑腾到一棵大松树上头了。

松树高,也不好借力,王樱只能望鸡兴叹。

再一看周围,王樱傻眼了。

野鸡带她来的这个地方,居然有一个小池塘!

王樱方向感明确,一路过来也记着路,她略一推算,就知道这个小池塘处于第四大队的范围。

小池塘周围树木葱郁,连个明显的道路都没有,王樱在周围摸索了一圈,没找到任何有人常来的痕迹。

合着这还是个没人发现的野塘?

王樱往池塘里扔了一块石头,听声音里头还不浅。

王樱心念一动,这么深的池塘,估计也是地下的水源,那这塘里,有没有鱼呢?

说起来,她穿越的胜利公社这块地方是有小溪的,依山傍水,可是小溪里常年被人们拿来用,洗衣服洗澡排污水的,小溪里头有一些巴掌大小的鱼就不错了,大的鱼是从来没见过。

而南邵县这个地方也没有大江大湖,当地人也很少吃鱼。乡下倒是有几个地方有河,能捞点鱼,可很多人也吃不惯,不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客人也不会去买。

王樱不敢下水,就把背篓掏空,在里面洒点自己带的馒头末,再把背篓用藤条固定好,丢进池塘里。

接下来,王樱就见到了自己生平仅见的一幕。

半臂长的大鱼,扑腾着就往背篓里扎!

还不止一条!

王樱目瞪口呆,看着鱼一个个扑进背篓里,然后又晕头晕脑的撞不出来。她愣了一会儿就赶紧往外拽,这不拽不行啊,已经进去半篓子了!

费了大劲把背篓捞上来,王樱就看到半人高的背篓里,长条的大鱼足有五六条!沉甸甸的,估摸着得有三十多斤。

愣怔之后就是狂喜,王樱倒不是馋,她是觉得这么大的鱼,这么一个没人来的池塘,以后她就有源源不断的鱼吃了!

王樱想起来自己学过的课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虽然这里不是东北,只是一个比较靠近东北的小地方,但物产丰富着实让人满足。

王樱把鱼挑挑拣拣,留了最大的三条装在最下面,这个鱼塘没人来,自己下次可以带着徐霜一起来。正好也要入冬了,到时候让徐霜把鱼腌了,也是冬天的储备。

王樱特意避开人回了家,刚到家门口就看见徐霜在门口等着。

说起来两个人定了,王樱家的钥匙还是只有她一个人有,徐霜半晌午的趁着闲了过来,见王樱不在就老实在门口等着。

“快快快,钥匙给你,你赶紧开门!”

王樱可没忘了隔壁还有个刚回家的王耀宗,那可是憋着一团火气准备挑事的,要叫他看见自己一背篓的鱼,说不准就又要横生枝节。

徐霜十分听话的开门,一句都不啰嗦,进门就把王樱身上的背篓帮着卸下来。

王樱跟献宝一样“将将~”,把背篓里的鱼晒给他看。

“……哪儿来的?”

大队上弄不来鱼,县城想吃鱼的还能去菜站买,底下的大队都是挑那种有大河支流的大队上去找人换。

不过就算是换,也换不来这么大的鱼。

这一条都得有六七斤了。

王樱把自己在山上发现一个野塘的事说了,十分得意:“里面还有更大的。”

徐霜拎起来左右看,下评语:“好鱼。”

这鱼天生天养的,长的大还灵活,肉质肯定好。

王樱出主意:“等明天你跟我一块上山,咱们多弄点回来晒鱼干。”

徐霜:“等下个月吧,到时候封山前去,弄回来做成冻鱼,再养几条在缸里。”

在吃上头,王樱是完全听徐霜的,毕竟人家是掌勺的。

“好!到时候咱们多捞点。”

她走之前可看清了,那小池塘里的鱼个个都大的吓人,还有那一看就十几斤的鱼,把这些鱼给捞了,正好趁着明天春天再有小鱼长起来。

徐霜指着背篓里的三条鱼问:“这些你想怎么吃?”

王樱立刻就想到了酸甜可口的糖醋鱼,如果说现在有什么缺的话,那就是缺糖。这时候的糖太贵了,最近吃的还都是咸口菜,让她很想念一些酸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