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4页)

话说回来,荣国公府等人,下场惨可惨多了。

西平王与北静王倒是替贾家求情了,却别直接撅了回去。

言若被害的是他们,他们会不会放过害自己的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犯了律法,那就

按律法办事。

如果他们两律法都懂,那就回去好好抄上十遍八遍,醒醒脑子。

两位王爷当下噤声,不敢再替贾家求情。

薛姨妈因为儿子入狱,心如死灰,便把儿子与院子里的丫鬟都遣散了。

香菱也至此恢复了自由身。

王熙凤得知之后,暗中派人帮了一把,让香菱与亲人得以团聚。

往后再也不是身不由己任人打骂的下人丫鬟。

至于当初那做官只为一己私利草菅人命的贾雨村,早让叔叔王子腾给一锅端,斩立决下了黄泉。

也算是因果报应,得了恶报。

贾家的四个春。

元春在的宫中病死,探春得了北静王妃的帮助,得以远嫁藩王,惜春出家为尼。

唯有迎春,算是过得比原著中还好些,因为她还没来得及嫁给孙绍祖,自然也就没被遭虐待而死。

后来索性与惜春作伴,日子倒也轻省。

四个春里头,迎春的下场着实可怜,王熙凤就暗中帮了一把。

当然,关键陛下并没有要拿无辜的女子撒气。但是那些个男丁个顶个的可恶,是以对女孩们下手轻了些。

否则当初探春也不会有机会远嫁藩王,离开贾家这个泥塘。

而李纨的话,陛下陈赞她是节妇,倒也没有为难对方。直接归还了对方嫁妆,让她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去了。

相对来说,李纨的下场算是最好的。

不过李纨除了送贾家人流放之前送了一次银子后,便再也没有管过贾家人。

毕竟贾家抄家流放,她好不容易能脱身已经是陛下开恩。

贾兰继承了他爹的天赋,念书还算不错。

往后要走科举之路,与流放之人撇清关系,那是必然。

否则怕是会影响以后的前程。

对于李纨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全部,是她一生的依靠,当然要为儿子的前程考虑。

毕竟这也关乎她的未来,不得不上心。

她实在太清楚陛下对贾家的厌恶了,否则贾家绝对不会落到抄家流放的地步。

而贾兰从来就知道自己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走,是以念书十分用功。

后来考童生,中秀才,更是高中举人。

李纨也总算是扬眉吐气,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

年后。

林家。

梁公子高中进士,殿试虽说没有到一甲,只有二甲,但已经十分不错。

至少林如海与王熙凤是十分满意的。

等到春暖花开,便开开心心地黛玉嫁了过去。

转过年来,黛玉便有了身孕,肚子圆鼓鼓起来。

喜得她夫君恨不得日日围着黛玉转悠,夫人长夫人短的。

日子倒是和美又温馨,很是不错。

黛玉那边日子是极好,可对于巧姐儿的婚事,黛玉却是犯了难。

“夫君,巧姐儿也到了年岁,你那边有合适的青年才俊吗?”

王熙凤早就翻过自家学堂上青年才俊,不是年纪大了点儿,就是比巧姐儿小,实在不太合适。

当然,私心上来讲。

她恨不得把巧姐儿留到十八岁。

但古代十五岁就成年了,婚姻市场上紧俏的也就只有这几年。

等年纪大了再说亲,不是歪瓜裂枣,就是有这有那的问题。

这样的人家,王熙凤可不愿意。

“夫人平日里没留意合适的人家吗?”林如海有些诧异地问。

王熙凤苦恼地摇了摇头,“你也知道,我不喜欢的夫人交际。不过那些宴会,我多少还是去了些的。也曾经打听一些是世家公子。”

说到这里,王熙凤脸上浮现出一抹嫌弃,“那些个世家公子,小小年纪屋里头就放了通房丫鬟,更有那姨娘都有,庶长子都生下的。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内里乌七八糟,一团乱。”

“就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你觉得我可能把女儿许配给对方吗?我又不是脑子有问题。”

两口子感情十分好,因此王熙凤在林如海跟前,那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顾忌。

“仔细寻摸寻摸,总能找到合适的,咱们不急。近来我也会多关注一些同僚家中的子弟。”

见状,王熙凤松了一口气。“有大人帮忙,这事情总能办成的。”

“夫人有没有问过巧姐儿的意思?想寻个什么人家?”他家夫人开明,婚事都是亲自问过孩子才亲自点头同意的。

按理说,夫人应该问过才是。

说起这个,王熙凤更愁了,“巧姐儿还是个小孩儿心性,说都随我。你说她这孩子,这可是要与她过一辈子的人,怎么还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