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春游(2)(第2/4页)

中午大家都没有回家的打算,基本上都带了饭,品种五花八门,互相换着吃,没有嫌弃对方的意思,嘻嘻哈哈的特别热闹。雷东川找了一处阴凉的地方,坐在那吃饭,一旁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一人一大兜茵陈,都快堆成小山了。

也是凑巧,他们又遇到了林场来的那两兄弟,他们在不远处正坐着啃馒头,而身后也是小山一样的茵陈药草。

杜明来回对比了一下,得意道:“还是咱们的多。”

雷东川道:“你也好意思,人家就俩人,咱们多少人了。”

杜明腆着脸道:“那不一样啊老大,他们挖的时间长,里面有之前挖的,真的,我都看到他们拿了,咱弟也看到了,不信你问!”他把刚才的事说了一下,又道:“挖这么多肯定是拿去卖钱的,林场这边的都穷,往年这个时候大人小孩挖药材的可多了。”

雷东川问:“你认识他们?”

杜明不认得,旁边一个小孩开口道:“他们是林场的借读生。”

另一个也跟着说:“我叔是制药厂的,厂子里正在收药材,我去给我叔送钥匙的时候还见过他们一回,就是林场这边的借读生。”

借读生跟他们不一样,是外地过来的小孩,交了钱来这边念书。大部分借读生需要住在学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小孩儿又不会洗衣服,带的替换衣服少的,尤其是男孩,总是不到礼拜五就身上弄得到处脏一块的了。

家属大院的子弟和那些“借读生”,不自觉会把对方和自己划成两帮。

“借读生怎么了?”雷东川不乐意,他弟户口不在这,以后也是借读生。“没准人家成绩比你还好,哎,你们几个,作业写完没有?”

这个转折过于生硬,一众小弟措手不及,愣了下摇头说没有。

雷东川啧了一声,从带来的一个书包里掏出一本练习册,给他们道:“拿去抄吧。”

一众人再看向雷东川的时候,觉得他们老大浑身镶了金边儿,周身散发着光芒。

杜明眼睛也亮了,他虽然是学习委员,但并不怎么爱学习啊。

有不少人来的时候都带了作业,本来是想抽点时间写一下,现在能抄作业,都不自己写了。雷东川这一次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受到小弟们尊敬,简直毕恭毕敬,杜明搓着手把那本练习册接过来,挨个传阅。

一群小孩撅着屁股在那抄作业。

白子慕看得有趣,注意力被旁边的人分散不少,吃饭比平时慢一些。

雷东川也不催他,自己吃的时候,时不时趁小孩不注意多喂一口。

杜明眼睛都看直了,“老大,咱弟吃这么少啊?”

“怎么了?”

“三岁多不能吃这么少吧。”

雷东川老大不乐意,“他五岁了。”

杜明:“!!”

杜明上下打量了一遍,小声嘀咕一句“这么矮啊,没看出来”。

雷东川没听见,白子慕耳朵尖,听见了抬头去看他。

杜明咧嘴冲他笑。

就瞧见那个漂亮小孩扭头,板着小脸走了。

白子慕头一次出来,雷东川对他照顾的很细心,一直把小孩围在自己身边,中午打瞌睡的时候,鼻尖还能闻到太阳晒过青草的味道和他弟身上的奶香味。

软乎乎的,一抱着就很好睡。

下午的时候出了一个小插曲。

杜明中午找了个树阴打瞌睡来着,一觉醒来,脸上多了两道胡子,是用钢笔画上去的,别说,两边还挺对称。

杜明找了一圈都没找到谁干的,也只能哭丧着脸,打算回家用肥皂洗了。

茵陈都挖好之后,雷东川又负责给大家平均分配了一下,每个人都凑了个五斤左右这才把队伍带回家。

一帮小孩回家的样子颇为壮观,尤其是骑自行车的几个,自豪极了,车铃铛按得叮当乱响。

董家。

董天硕坐在窗边的一张书桌那正在写作业,听到外面胡同里的嬉闹声,眼馋极了。

他早上就听见外头去林场玩的队伍经过,如今大部队已经回来了,而他还是坐在书桌前,在算同一页数学题。

吴金凤坐在一旁小床上正在织毛衣,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发什么呆,赶紧写作业!”

董姥姥进来,给送了一小盘切好的苹果。

吴金凤看她一眼,道:“妈,我怎么听人说您早上又给子慕钱了?”

董姥姥也很为难:“我去买早点,天硕要吃麻花,我也就给子慕买了一根……都看着呢,不能一点都不给啊。”

吴金凤道:“玉秀做生意赚的钱,也没给我花啊。”

董姥姥好言相劝:“你身上穿的,不都是玉秀拿来的吗?玉秀做生意也不容易,你在家里比她享福。”

吴金凤脸皮厚,她觉得衣服和钱不是一回事,而且振振有词:“我享福?我可不敢,妈,别的不说,我说玉秀偏心您总得认吧?她给雷家送去那么老些衣服,雷家仨小子,一人好几身新运动服,连球鞋都是配套的,您瞧瞧咱们家天硕,这姑姑来了之后,可就只穿了她一两件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