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10页)

“娘,我惹的那一出有正经学名的,叫做‘桃花障’。”蔡昭悠悠道,“娘你要往好处想,我惹桃花障不是为了阿猫阿狗,人家慕清晏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爹娘还有师父尽可以放心,这等过错我是绝不会再犯了,就算我还想惹桃花障,到哪儿再去找个魔教教主来啊,对吧。”

屋内再度陷入令人无语的安静。

“……要不我们今天就启程去广天门吧。”蔡平春转头看妻子。

戚云柯有点傻眼:“啊?你们才刚到啊,不住两天再走么。”

宁小枫叹道:“趁行李还没打开赶紧出发吧,免得被这死丫头气死。”

她忍不住出言相怼,“我说,你们青阙宗究竟是面壁思过的,怎么一年多下来这死丫头不但没长进,还学的阴阳怪气了?!”

戚云柯尴尬的傻笑两声,“等凌波的婚事过了,就让昭昭陪你们去宁老夫人那儿住一阵,到时你们好好教,好好教啊。”

樊兴家扭头去看宋郁之的反应。

只见自家三师兄专心致志的看向窗外,佯作什么也没听见。

蔡氏夫妇离开后五六日,戚云柯吩咐好一切,也要出发了。

临走前,戚云柯细细叮嘱蔡昭,“昭昭啊,你别埋怨你爹娘,他们是被吓怕了,生怕你落的跟你姑姑一样的结局。我知道你不高兴我们撮合你和郁之,唉,凡事不要意气用事,郁之品性端方,如今又肯学着关怀人,你以后就会知道他的好处了。”

蔡昭一直安静的听着,最后才问:“师父,你其实也有点责怪周伯父,是不是?”

戚云柯摸着胡须没说话。

蔡昭又道:“周伯父受了伤,又被我气了个半死,这一年多来一直卧病休养。师父您这么厚道仁义,却始终没去探望他,直到现在有事了才要去佩琼山庄……”

戚云柯叹了口气,望着远处山巅上的霞光怔怔出神:“这些年,我时不时会想,倘若周致臻当初能更有担当些,待你姑姑更好些,你姑姑是不是就不会上了慕正扬那狗贼的当了。像你姑姑那样的好女子,就该配一位出身名门,风光月霁的少侠才是。”

过了半晌他才醒过神来,连连摇头,“是我偏狭了,这样对周大哥不公道,不公道……”

目送戚云柯与蔡氏夫妇消失在风云顶的下坡处,曾大楼让众弟子散去。

宋郁之敛去笑意,扯了扯蔡昭的衣袖向侧面下路努了努嘴,蔡昭假装不懂,宋郁之索性强拉着她的胳膊走开,不理身后众弟子起哄的笑声。

“你是怎么回事?”两人来到一处偏僻角落,“这一年来你始终郁郁不快,直到前两个月还是一整天都说不了两句话,怎么这几日忽然爱说爱笑了?!”

“宋少侠你讲点道理行不行,我之前是在面壁思过啊,面壁思过本来就不该说话的!”蔡昭整理衣袖,“偏你仗着师父睁眼闭眼,三天两头溜进思过涧来‘开解’我。谁要你开解啊,我什么时候想不开了还要你开解!”

宋郁之黑着脸:“那你还把我送去的东西一股脑儿都收了!”——不是说心中有意的女子才会收男子的东西,话本上都是骗人的!

“我只是不想说话而已,又不是不吃不喝成神仙了。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心肝脾肺脏嘛。”

宋郁之盯着女孩看了一刻,缓缓道:“你还是认为慕清晏是清白的,六派之中的确潜藏了一个内贼,是那内贼杀了王观主。”

蔡昭抬眼,双眸黑白分明,“我从没怀疑过。怎么,你要去告状吗?”

宋郁之一时无言以对。

“我知道,三师兄你对这件事是将信将疑的。”蔡昭道,“其实我有个忙得三师兄帮一把,这之前你我最好畅谈一番,将事情说清楚——三师兄知道吕逢春这人吧。”

“知道。”宋郁之道,“他是魔教七星长老之一,不过比起二十年前跟我们北宸斗的你死我活的那几个长老可是差远了。前几日你忽然请求进藏书阁,就是为了查这人的底细吧。”——暮微宫藏书阁的一册一卷俱是他亲手整理,女孩翻阅过什么他都知道。

蔡昭叹道:“哪是前几日,其实我早就想进藏书阁了,这不一直被关在思过涧,前阵子才放出来嘛。”

她道,“吕逢春这个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偏偏还满腹阴私算计。做忠臣他没那德行,当奸佞他又不够胆色。聂恒城活着时他只能龟缩一隅,后来聂喆当权了,他畏惧聂恒城留下的弟子和势力,依旧不敢轻举妄动。这样一个人,三师兄觉得他为什么会在短短数日之内就决心反叛呢?”

发黄的干叶从渐渐发秃的枝头轻轻飘下,蔡昭蹲下,捡起那枚枯黄的叶子放在小小白白的掌心中,“长辈们说那个‘幕后之人’是慕清晏杜撰出来的,可恰恰是吕逢春的叛乱,才叫我笃定了六派之中的确有个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