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4页)

云氏手一抖,不可置信道:“你说甚么?”

“阿娘最初嫁给爹爹时,不就是妾么?”慕笙月不以为意,“守得云开见月明,只要我……”

啪——清脆的一声响,慕笙月后半句话没能继续出口。

用尽浑身力气狠狠甩过去一耳光,云氏发钗乱颤,气得说不出话,“你是家中嫡长女,自幼千娇万宠,谁叫你敢说出给人做妾这种话?!”

慕笙月很不忿,被打了一巴掌竟没哭,梗起脑袋道:“阿娘做得,我为何做不得?阿娘认定了爹爹,我也认定了三郎,若不是他,我情愿终生不嫁,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丢下这句话,慕笙月转身欲跑,被云氏一句“抓住大娘子”,叫外面的婆子们给制住了。

面对女儿九头牛都拉不回的架势,云氏眼前一阵发黑,扶桌坐下,声音像浮在天边,“把大娘子送回屋子,派人守着,不许她出门。”

闹哄哄了一阵,屋内很快寂静下来,悄无声息。

手扒在桌角好片刻,云氏都觉胸口闷得厉害,心腹婢女忙取药来,为她顺背,“夫人不能动气,前阵子看大夫不是说了么,郁结于心,重在开怀。娘子是年纪尚小被哄骗了,慢慢同娘子讲道理,待时日长了,她会明白的。”

从去年过年起,云氏就食寝难安,因慕怀林的冷落时常流泪,为此得了郁症。转眼又闹出慕笙月之事,婢女服侍她多年,为她心疼。

云氏摇头,“阿晴,你可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和娘说要嫁来慕家时,是如何闹的?”

阿晴回忆一番,顿时哑然。

当时老夫人亦是大怒,说她们云家的女儿哪个嫁不得,怎能给人为妾,坚决不同意夫人嫁给慕怀林。可夫人以死相逼,绝食、自尽,法子都用遍了,终于使得老夫人松口。

云氏口中苦涩,“总算是知晓,娘那时心底的滋味了。”

笙月随了她,不撞南墙心不死,在旁人看来痴傻的行为,于她自己而言,却是忠贞不悔。

刚到慕家的那几年,母亲气得不曾与她说过话,直到后来温氏病逝,她被扶正,家中才慢慢有了往来。看似恢复如初,实则每每归家,那些嫂嫂弟媳,哪个不在私下议论。

表面光鲜,暗地里也咽过不少苦泪。

当真有个好结果也就罢了,可如今慕怀林明显厌弃她了,这几个月来都不曾到她的院子。

天道轮回般,同样的事又发生在她的女儿身上。

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若能回到二十年前,云相语会告诉自己,不值得。

……

翌日,崔太后收到云氏递的求见信,一目十行阅过,皱眉半晌,颔首道:“传罢,还有,把七娘请过来。”

说罢多问了句,“南音可来了?”

女官说来了,“不过并非同车,恐怕慕二娘子并不知慕夫人进宫求见一事。”

“嗯。”

太后细想,也觉不稀奇,以云氏那样的性子,怎么可能对南音服软去求她。但俩人既一前一后来了,倒可以拉这孩子一起看看戏。

打着这个主意,她有意先传南音,将心底的成算说过,得南音赞同,“娘娘心善,愿意拨冗处理此事,但是否还少了一人?”

“何人?”

“自然是朱三公子。”南音目光明澈,“此事因他而起,总不能两位小娘子在您面前对质,他却置身事外、独自逍遥罢?”

太后一时还当真没想到此人。

慕笙月的行为丝毫不像大家闺秀,惹人发笑,叫太后想起多年前的云氏,只觉有其母必有其女,不自觉就忽略了朱明意在其中的位置。

“我与慕笙月虽因长辈恩怨,关系恶劣,但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未曾生过事端。”南音道,“如果说她是为了使我不痛快而有意换亲,定不可能,她还不至于赔上自己的亲事。朱三公子原本是我的未婚夫婿,按理而言,慕笙月厌屋及乌,待他也会避之唯恐不及,却偏偏背上骂名也要换亲……”

她笑了下,没有说得更深入,“若非两情相悦,很难做到这地步。”

“只不知与慕笙月两情相悦的朱三公子,又是如何和崔七娘子有了干系。”

太后定定看她片刻,忽然一笑,“言之有理,秋凉,去把朱明意也传来。”

南音眨眼,搀住她的手,扶太后步上石阶。

她无意维护慕笙月,只是这事的主角分明是庆州伯公子,无论崔七娘在其中扮演了甚么角色,慕笙月又如何犯傻,他都脱不了干系。

经过上次宴会中亲眼看到朱三勾搭其他小娘子的事,南音对此人的品性已经十分清楚了。

同为女子,她对在这件事上落井下石,毫无兴趣。

在鸾仪宫中坐定,等待小半个时辰,三方人都已进宫,太后才开口传他们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