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5页)

这一些列,萧晏接同意批下。

这一日,是十月初十,大朝会结束后,萧明温留下了萧晏。

将上头萧晏批复的四大更改点拿出,同他探讨,那样修改是否当真合理。

萧晏遂逐一回复。

道,“初时延长追悼颂文的时辰,和晚间父皇可不再出行,原是为了父皇身子考虑。入冬了,已经接连下了两场雪。儿臣在母妃处听闻父皇早年征战的宿疾如今又开始隐隐发作。如此调换了时间,父皇晌午多陪陪母后,之后便早些回宫歇息,想来母后也不想父皇受风寒侵袭。”

萧明温闻言,扯着嘴角笑了笑。

萧晏顿了顿又道,“至于宗亲齐拜,换成轮流祭拜儿臣觉得甚好,父皇且容我们在这日多给母后尽尽孝吧。”

“最后改了期限,儿臣原问过礼部,乃是司天监的意思。十七那日,胎身正东,与母后陵寝同向。母后一生无所出,望她来世与父皇可以子孙绵延。加之冥诞可前不可后,故而儿臣觉得甚好。”

“如此,逐一批下了。”

萧晏回得流利,本也确实如此,但心头总觉不安。

毕竟萧明温对先皇后的态度,他是清楚的。

若是他执意前往,或是直到封椁还留在那处,骨灰便不好动手了。

且青紫色的骨灰,还做不得假。

并且,萧晏若推断无措,当天陵寝周遭除了正常的禁卫军,当还有陛下的血卫营在远处监视,欲要借此除掉霍靖,已决后患。

萧晏正思索话术,却见萧明温又将卷宗前后翻阅观看,终于点了点头道,“你想得甚是周全,就这般去办吧。”

“父皇可有指点的?”萧晏以退为进道,“儿臣初办此事,且事关母后,不敢有所懈怠。”

“便按此办,无需再改。”萧明笑意深些,合上卷宗,语气柔和了些,“七郎,你如今是太子了,一国储君,婚姻大事还需上心考虑。”

到底,萧明温没提叶氏。

他看着面前的儿子,虽依旧长身玉立,但腰封玉革拖沓。

人快撑不起衣袍了。

“父皇,容儿臣缓缓,待过了这一年。新的一年若还寻不回……儿臣便听父皇的。”萧晏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同萧明温再起争执。

左右,他马上就可以接阿照回家了。

萧明温自不这样想,只是闻萧晏终于放软了态度,心中到底开怀,只道,“且回去歇歇吧,好好养着身子。”

萧晏领命退去。

萧晏离去未几,血卫首领刘钊便入了勤政殿,向萧明温汇报先皇后周年祭当日的安排事宜。

这是他自个的一直亲卫队,直接跳过了萧晏,向他汇报。

萧明温扫了眼暗子按插和监控的布局,并无异义,只添了句,“那日朕晚间便回宫了,届时由太子全权负责。若是那乱臣贼子真来了,且一定护好太子。”

刘钊领命应诺。

*

萧晏回了府邸,又岂敢真正歇下。

走到如今这个局势,无论是他还是霍靖,皆是完成了大半。

剩下的——

萧晏合了合眼,且先发制人。

晌午时分,他以太子之身,传召李素入了清辉台。

清辉台退了侍者,殿门合上,萧晏开门见山。

道,“今日回去,且让襄宁郡主携子入宫。”

“母后骨灰离开陵寝,阿照和小叶子必须有一人先回来。骨灰入你手,她母女剩下一人也需回来。届时,我随你们上船。”

李素初闻还愣了愣,却也不过转瞬,未再掩饰。

尤其是听到萧晏说,他代替叶照母女上船的一刻,便知他什么都知道了。

只冷笑了一声,复了自己本音,“果然厉害,不仅识出了我,连着我后续要作甚都猜出来了。”

“因为你入朝根基尚浅,吃不下司天监。”萧晏笑道,“改期至十七日,胎神一说或许有几分道理,但孤问了,更有一重,那日是罕见的冬日起东南风,且风势盛大。”

“从洛阳往东南方向去,七百里外有城池扬州,那处是母后的故园。”

“家国大业,壮志荣华,我都没有了。妻儿各自归母族,我亦不得相认。”霍靖长吸了口气,“如此,我只有母后了。母后一生所愿,一生所念,你当知晓是什么!”

“所以,看在母后面,我成全你,你、也成全我。”萧晏道。

霍靖看着萧晏,“我还是觉得两人在手,我且安心些。一小一瞎,甚好拿捏。”

“这是在清辉台。”萧晏道,“说不定你就踏不出去了。”

“我今日踏不出去,明日你便只能给她们母女收尸了。”

萧晏颔首,“所以,明明有两全的法子,又何必两败俱伤?”

霍靖的目光始终凝在萧晏身上,半晌方道,“你已是东宫太子,他日君临天下,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子嗣亦是会繁衍昌盛。你换她俩,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