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我就是想来劝劝您,那小区规划得多好呀,区里给您拨的地皮也好,对面就是大型连锁超市,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都只有五分钟路程,这样的小区要是建起来,那肯定大卖,您怎么放着钱不捡呢?”

房老板提着水壶的手一顿,似乎有话想说,但又憋回去,摆摆手道:“我不捡这钱,谁爱捡谁捡去吧。”

苏甜连忙把脚踮得更高,似乎这样说话就能更大声似的,“但您就算钱赚得太多了,不想捡钱了,那也不能浪费钱吧?您前期投资也不少,如果要撤资还要赔偿一部分钱,这一来二去不就赔大了吗?”

房老板回过头,认真点头,“你说得对。”

然而下一秒,他就扔下水壶,走回屋里,消失得彻底并且不打一声招呼。

“……”苏甜无奈地摸摸鼻尖,只好问系统,“带我去找其他两位吧。”

有系统的帮助,想要找到尚老板和施老板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想要说服他们,系统就帮不上忙了,只能靠苏甜自己,这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两人实在油盐不进,和之前的房老板一样,听苏甜说了几句话,等于给她面子了,然后就转身开溜。

苏甜很无奈,但也不愿意就此放弃,所以非常锲而不舍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有系统在,无论他们在哪里,只能不是很私人的地方,苏甜都能想办法和他们说上话。

一开始,大家还有耐心,也挺给面子。

但渐渐的,就有些头疼,有些烦了。

他们实在是想不通怎么到哪都有苏甜,而且翻来覆去的劝说他们耳朵都听得起茧子,终于忍不住反驳——

房老板:“S市新开盘的和美小区知道吗?你去了解一下吧,人家都失败了,赔得血本无归,你跟我说我能赚大钱?我还是及早收手吧。”

和美小区,同样是老城区改造的产物,有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好的地块位置,却亏得投资商差点跳楼。

原因无他,老城区即便改造翻新,这样的公寓式小区目标人群的收入并不高,房价也定得不高,再加上最近风向缩紧,各项成本都增加许多,造这样一个小区竟然入不敷出。

尚老板:“J市刚开没两年就申请破产结算的那个万丽商场你知道吧?”

万丽商场和尚老板要开的商场周边环境相似,运营模式差不多。可现在这个大环境让年轻人群都更趋向于网购,商场里的店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难以支付高额租金,所以都灰溜溜跑了。

商场里的店铺越来越空,人也越来越少,到最后根本开不下去,连电梯都关停,为了省那么一点可怜的电费。

施老板:“X市的美食城,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多折腾人,我可不受这罪。”

X市老城区改造后,依旧只有当地居民,像美食城这种地方,要么需要很多外来游客,要么就得当地消费水平高。

但A市和X市很像,老城区居民年纪结构偏大,外出用餐的人少,加上老城区各方面税收、卫生环保费用都很高,美食城来来回回折腾,看似繁荣,实际是赔本赚吆喝。

……

他们刚签订投资协议时,都曾信心满满,但其他城市的朋友陆续传来噩耗,逐渐让他们也产生畏惧心理。

苏甜查过资料,也就明白这些投资商到底在抗拒什么。

他们不是故意把难题甩给政.府,只是真的害怕一无所有。

苏甜想要逐个击破他们,因此针对他们的困扰做了很多解释的方案,想要证明给他们看,即便其他许多老城区改造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但这次不一样。

A市的老城区改造一定会成功。

她努力证明着。

然而,他们都不信她。

说她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这些数据都是电脑算出来的,实验模拟得再漂亮,也无法预估到现实里的变数。

他们拒绝再在这个计划上浪费时间,也不肯再和苏甜进一步交流,铁了心要退出这个投资,及时止损。

苏甜也很执着。

他们油盐不进是他们的事,反正她时时刻刻去蹲守着。

餐厅、酒店、球场或者是任何非私人的场合,只要她能想办法进去。

从白天到黑夜,从睁眼到闭眼,只要系统告诉她现在可以找到他们三人其中的一个,她不管何时何地,都会立马出发。

所以,苏甜这几天过得很累。

家人经常看到她吃着吃着饭忽然放下碗筷,说要出去找人。

又或者是半夜都没回家,打电话过去,背景是嘈杂的酒吧声音。

能听到她的嗓子明显变得嘶哑,神态渐渐疲惫。

苏甜对工作再有奔头,她也不是铁打的。

这么努力拼命,让爷爷、父母都有些为她担心。

但她的脾气大家也清楚,劝是劝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