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7页)

【不是说简丛和李元阳关系好吗?就是这么好的?】

【哈哈哈我觉得李元阳就是来看戏的,估计早就看不惯简丛了。】

“到底行不行啊?”

人群中有人开口,立刻就有其他人跟着附和。

简丛便看向众人,笑说:“行啊,那我可要说了。”

有人便道:“快说吧,不知道的你就是把画看穿了也不知道,别白费力气。”

“这三幅画曾经确实被誉为「新生代国画画师们」的成名作。”

简丛姿态闲适,说话的语气也是随意且轻松的。

而且他今天一身白色的古装,配上他淡然矜贵的气质,站在那三幅国画前时显得那么相得益彰。

围观众人都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第一幅《鸣牙山绝壁断松》,是李元阳在十一年前,也就是他十二岁时候的作品。”

“他以这幅作品而闻名,成为新生代国画代表人之一,直到现在,他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国画大师,这幅断松图也被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览。”

众人惊讶不已,他们没想到简丛居然真的能说出来,而且一说还这么全,比史鸿云给的问题答得还多。

史鸿云脸色难看起来,但还是冷哼道:“李元阳老师名气大,受年轻人喜爱,你知道也不足为奇。”

国画圈不以入行时间算辈分,而是以资历看的。

只有在出现代表作的时候,画家们才能被称为正式入门,也才能在圈子里有辈分。

而因为李元阳出名的时间比史鸿云早,所以即便史鸿云比李元阳大了二十几岁,也要尊称李元阳为一声「老师」。

简丛瞥了史鸿云一眼,随后又走到第二幅画面前。

“这幅《滇西古村异闻》是李元阳的师兄李少君所作,也是在十一年前,和断松图一并在国画泰斗李凤鸣老师的画展上展示而闻名的。”

“当时师兄弟两人也被并称为「新生代国画先行者」,只是李少君在这之后,就只有一副《冥竹》公开展览过,之后就再没有在大众面前公开过自己的画作,一直神隐到现在。”

如果说李元阳的画作还是有广泛知名度的话,那李少君的这幅就是只有圈内人才知道厉害的。

其实要真的说起来,李少君的天赋一点都不比李元阳差,他出道后就两幅作品,却全都被称为后人难以超越的经典。

他的画风以新颖奇特而闻名,他的画作风格和传统的国画风格截然相反,总是带着一点阴翳诡谲的意境,就好像他看到的东西都不是人间的,而是冥界的。

当然这种风格一开始也被传统名家抵制,只是后来他师父李凤鸣的一句话,就直接化解了局面。

李老说——艺术是多元的,国画也该是包容的。无论哪种艺术,都该理解并合理欣赏新的形式。

这些都是圈内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只是圈外人常常对此并不了解,但简丛现在连这都说出来了,众人不由得重新审视他。

史鸿云脸色黑的媲美锅底,他强烈怀疑简丛已经拿到了题目,不然怎么会这么快说出来?

只是他说的这些,提示卡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尤其是李元阳和李少君的师兄弟身份,更不是广为人知的事。

所以简丛到底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有备而来?

简丛看了眼史鸿云,随即要笑不笑地调侃道:“史老师,第三幅画还需要我继续说吗?”

没等史鸿云说话,周围人就兴致盎然地让他继续:“小伙子有点东西,你就把最后一幅也说了吧。”

“好啊。”简丛轻笑一声,走到第三幅图前。

“这张《古寺青竹》是九年前在洛城国画展上展出的作品,因为当时的国画新力量活动,它才勉强挤进了当期作品中的第十名,因此也被称为是新生代国画画师的代表作之一。”

“而它的作者嘛。”简丛朝史鸿云看去,笑说:“就是鼎鼎大名的史老师。”

简丛这番话一说出来,直接就是把史鸿云的脸按在地上踩。

而他说的又没有毛病,史鸿云能在圈子里有一席之地,也确实是蹭到了当时国家的扶持机会,但事实上,他的画和李元阳还有李少君的画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史鸿云面如菜色,冷哼一声道:“看来简先生知道的不少啊,不过你说我的画是蹭了活动热度,那我倒要请简先生指教一下,我的画到底哪里不如其他画作了?”

“还有,你如此侃侃而谈,想必对国画也造诣颇深,我倒要请教一下你的代表作是什么了?”

他这就类似于「你行你上」,算是一种恼羞成怒的反应。

周围观众有很多人都有些不耻他的行为,而且他们之前就对他把自己画,和李家兄弟的作品放在一起的事颇有微词,只是碍于面子没提。

但现在他们就有点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