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兜帽掀开发现正是程怀瑾,就是似乎赶的有些急,他眉梢上都起了白霜,“骑马回来的?”

“嗯。”

回到棠棣苑,乔瑜吩咐紫萱,“打盆热水来,再端碗姜汤茶。”

乔瑜不喜姜汤茶的味道,故而也不愿意喝,紫萱打了热水来,乔瑜拧了帕子给程怀瑾敷脸,“下次别骑马了,这么冷的天,别冻伤了。”

程怀瑾将人抱到自己腿上,“无妨,只是想快些见到夫人,明儿一早我要出趟远门,估摸着得两三月才回来,你在家照顾好自己。”

“那我给你收拾行李。”

乔瑜还未起身,被程怀瑾拉了回去,“让丫鬟去,我抱抱你。”

这次程怀瑾没说要带她,乔瑜也没有开口让他带,出门在外他是去忙事情,若带着她只会拖后腿,与其耽误行乔瑜还不如在家等着他,“我等你回来。”

“好。”程怀瑾在她发丝间嗅了嗅,声音低沉,“我与容文博说了,他大概年后十六会来府里给你请脉,近来我感觉你手脚不如先前冰凉,再辛苦夫人吃一段时间药,等这体寒去了,日后也不用再吃药了。”

乔瑜没什么感觉,毕竟程怀瑾回来时她的手脚有人暖,便是他不在家,琥珀夜里也会及时给她放上新的汤婆子。

翌日是大年初一,天还未亮外面就响起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直未消停,然而那般早,程怀瑾已经不再床上,摸着他那边都是冰的,不知何时走的。

到辰时中,乔瑜起床,先给棠棣苑的下人发了红封,紫萱紫檀的最为丰厚,还额外多了两支绒簪作为奖励,喜的两人嘴里吉利话不断。

用过早食乔瑜便往青松苑去,她来的不早不晚,所有人都到后,祝福老太君的吉利话不断,老太君笑呵呵给晚辈们发了红封。

乔瑜不爱凑热闹,给老太君拜了年她便回了棠棣苑,冬日系列的绒簪还差些,程怀瑾不在家她闲来无事便工作打发时间,在拿工具时看到做了一半的孔雀翎。

将孔雀翎拿在手中,乔瑜忽然生出一个疑惑来,书里的袖箭、孔雀翎、梅花镖……这些暗器,出自谁的手?还是只是作者编撰出来无需追溯出处。

乔瑜打开装袖箭的盒子,却发现盒子里是空的。

她记得上次自己还拿出来过,是宫里那次,当时遇到福安县主挑衅,她下意识将袖箭拿在手中防备,难道没有放回去?

在工具间找了一番,袖箭仿佛消失了一般,工具间的东西她都放的井井有条,不会出现错乱的情况,可袖箭却不见了。

记得上次从宫里出来后,因着婚期临近,她一直忙着做戒指,其他的都没有怎么碰,难不成不小心落在乔宅了?

次日,乔瑜本想去乔宅寻找袖箭是否落在那里,还未出门被老太君院子的丫鬟请了去,在青松苑乔瑜见到了秦柔,两三岁的女娃娃脸蛋可爱的紧。

不过几个月不见她不认得乔瑜了,就像乔瑜也记不清二姑娘长相了一般。

老太君笑着对乔瑜招手,“阿瑜来了,快过来,这是你二姐夫和二堂姐。”

乔瑜看了眼秦公子和二姑娘便收回了眼,目光落在他们身边那个七八岁大的孩子和秦柔身上。

二姑娘看见乔瑜显然是激动的,“原本早就想回来道谢了,只是因着过年,今儿正好趁着回娘家带了秦臻来,秦臻快谢谢你舅母,若非你舅母你此时还不知在哪儿受苦呢。”

说着二姑娘抹起了泪,说起此事她便后怕,所有人都以为孩子只是贪玩儿在白塔寺躲起来了,若不是程怀瑾派人去白塔寺问话,他们都不知孩子已经被拐走了。

事后也知晓此事多亏了乔瑜,若非她发现了面摊主孙女头上的绒花,怕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孩子都不知被带去了何处。

据说天锦卫找到人时,孩子就快被转手了,这要一旦转手找起来就更难了

乔瑜从他们话语中知道那男娃便是当日被拐走的孩子之一。

老太君还不知此事,只知晓天锦卫抓到了拐子,带回了不少孩子。老太君嗔了眼乔瑜,“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也不与祖母说,二郎就是个闷葫芦,你可不能学了他。”

乔瑜讪讪一笑,“当日,也是无意中,发现的。”

若非那支绒簪,她也不会发现此事。

二姑娘第一次见乔瑜便觉这弟妹合眼缘,小柔柔喜欢她的很,回去还念了好几天的舅母,这次又因她救了自己儿子,那是打心底的看乔瑜哪哪儿都好,“也亏得弟妹送了柔柔绒簪。”

其实乔瑜觉得蛮奇怪的,绒簪是送给小柔柔的,怎么会在两个半大的孩子身上。

乔瑜对二姑娘不熟悉便是好奇也不愿多说什么,也没开口问出来。

相比起大人她还是喜欢孩子多些,拿出一只小的玩偶,秦柔见了便小步到乔瑜面前,“姐姐,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