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4/12页)

每一次无事,不过是巧合。

公冶启五岁前一直跟着永宁帝住在长乐宫,五岁后挪到东宫,而后闹出第一次疯疾,第一次发疯的时候,确实与张哲有关。

那也是永宁帝第一次的试探。

他自然察觉到了亲子的与众不同,但也知道自己可以帮助他控制,搬到东宫,是想确定太子可不可以远离这份影响。

然事实证明确实不能够。

公冶启七岁时,一次狂态复萌,七岁的孩子,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地滑进了长乐宫,直到最后殿门前,才堪堪被拦了下来。

长乐宫和东宫为此全部换过人,最后永宁帝看着昏迷在他怀里的公冶启,决定让宫中暗卫带着公冶启一齐训练。

公冶启本就擅长武艺,然发狂时的他,更像是天纵奇才。他的身体轻盈得像是空气,踩在线弦上,几乎没有任何动静。

他那一身狠厉的功法,也与这段经历有关。

所以当初帝王和莫惊春说,只有寥寥几人知道他的症状这句话,其实还少了一批人,就是皇室暗卫。

只不过这批人活得不像人,也不能行走在阳光下,就好像不存在一般。

最为失控的一次……

公冶启低低在莫惊春的耳边说道,“是又一次刺杀时。”

莫惊春愣住,因为朝野上下,都只知道当初在围场出过事情,何尝再来一次刺杀?

每年冬天,永宁帝都会抽几天时间去西山泡温泉。

西山是个温泉密布的地方,皇室在那里修筑了行宫,正是美轮美奂,金碧辉煌。潺潺的流水绕着整个行宫,正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那一年去往西山的只有皇帝和太子。

原本预备的时间不过三四日,可最终停留了超过半月的时间。

因为那一次遇到了刺客。

行宫一直有专人守着,刺客潜伏替换了这一部分人,最终在永宁帝浸泡温泉的时候发难,那人数远比当时守在先帝身边的人数要多。

暗卫且战且退,护着永宁帝退进了暗道里。

就在这最是着急的时候,永宁帝猛然想起了太子,慌得几乎要重新出去,却被仅剩的几个暗卫拦住。这暗道关上后,外面就再打不开,除非有人敲暗号,不然暗卫是绝对不敢让皇帝出去冒险。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靠在门边的暗卫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是安全的暗号。

暗卫松了口气,将永宁帝往身后再掩护了一些,方才由着两个站在最前面的暗卫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却不是任何一个暗卫,而是星眸剑眉,俊美非凡的太子殿下。

他才十一岁。

可这位太子殿下却是裹着凶煞的血气而来,他的袖口,他的衣裳,他的靴子,他整个人,都像是刚从血海里闯了出来,令人窒息的恐怖。

在太子身后有人急呼“趴下”,几个暗卫想也不想地就地一滚,避开凌厉的杀招。

太子竟是毫不犹豫地朝着刚刚拼死保护永宁帝的暗卫动手。

提醒暗卫的,正是外面的暗卫。

永宁帝见势不妙,厉声叫道:“启儿!”

太子的动作慢了点。

永宁帝见有用,便又叫了一声,“启儿。”

太子收了招式,如同游鱼一般窜进了这暗道,血糊糊的手攥紧永宁帝的衣裳,“父皇,儿臣将那些刺客都杀了,您高兴吗?”

永宁帝何尝被这么多血味扑过来,险些要吐了出去,但是忍了又忍,好悬没真的吐出来。他青白着一张脸,牵着公冶启满是血气的手出了去,才发现原本素雅漂亮的殿宇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模样,地上的肉块,墙上的血沫,殿外蜿蜒的血迹,还有如同戏耍般的尸体堆在一处,身上捅开的血洞正在往外流血,积成一小滩血泊。

外面还活着的暗卫跪倒在血泊里,为首的人惨白着脸说道:“太子原本在清宫安睡,但是听闻刺杀的动静,便提剑参与其中。在听闻陛下出事后,便……”

他吞下“发狂”两字,“这里,大半是太子所为。”

永宁帝原本被公冶启一身血色惊得脸色微白,但是听得暗卫这话,却连忙扯着太子的衣裳检查,焦急地说道:“你出来作甚,身上可有伤势?传太医!”

永宁帝一把将太子抱了起来,就急急入殿去检查。

浑身血糊糊的太子提着剑趴在永宁帝的肩头上,想了想,撒开了手,将剑丢了下来,然后用血糊糊的另一只手抱住了永宁帝的脖子。

他闭上眼,眼底的猩红似乎也退了些。

那一次,永宁帝用了十来日的时间,才让公冶启恢复了平常。

莫惊春听着公冶启讲古一般,心里不祥的感觉越来越重,沉甸甸得有些可怕。

“陛……启,”莫惊春干涩地说道,“所以,你现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