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西游狐王 第五章(第2/2页)

张良是彻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难得他适应良好,比颜控的白锦还自然,他刚开始看到哪些保留了原形特点的妖怪时还有点好奇,很快地,对那些丑得千奇百怪的妖怪就能视若无睹,只分好妖还是坏妖了。

白锦更是一日日刷新着他的人生观。

白锦手里别的不多,粮食是真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药王庐里早已被真正扩充完善,填下了金木水火无五行灵脉,互生互克,此消彼长,就此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闭环,成就了一方完整的天地。

也许假以时日,她种在药王庐里最早的那批人参,真能养出几个参娃娃来,谁知道呢?

若是从药王庐直接拿出粮食来,也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养活大汉朝举国上下绝没有半点问题,但那就阻碍此方天地的正常进化之途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打得天上地下没脾气的大圣,尚且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证得正果,其他生灵,更没有理由不努力呀!

她随手播下足以果腹的菜籽薯种,任它们野生野长,虽然没有刻意打理,但随着春风夏雨浇灌,多多少少也能有一定成功几率。

若有人去野地里挖野菜,说不定也能挖到,只要有胆量尝试,就能喂饱自己的肚子,在青黄不接之际养活一家老小。

这当中需要无数的巧合,无数的缘分,无数的阴差阳错,白锦只种下了因,但愿百姓们能收获到真实的果。

渐渐的,张良投向小白狐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深,称呼也从小白姑娘变成了直呼其名。

“阿锦,道家有种说法,所谓结善果积功德,你这般虔诚,能助你寻得仙缘吗?”

白锦一怔,才摇了摇头,很多时候她做事都有强烈的目的性,但唯独在救助旁人上,仿佛是不知不觉刻在了骨子里的本能,没有过多去思考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义,假如身为人皇之女救助人类是她的本职和天性,那这层身份所代表的责任,就姑且当作是她的所求吧。

“子房虽只是最近才见识了诸多妖族,但妖有个性,亦有共性,想必在妖界,如阿锦这样时刻牵挂人类的妖也不多吧?”

“当然,”白锦咧了咧毛茸茸的小嘴儿,“你可以再大胆地猜一猜,反正猜没猜中都没奖!”

你就是号称“谋圣”,心眼如马蜂窝,也不可能猜到我的真实来历,除非生了前知过去后知未来的时空之眼!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游历在九州大地上,寒来暑往,他们早就出了汉朝地界,终于遇到了一片汪洋大海。

这还有什么说的,漂洋过海呗。

儿女控狐爹的万年阅历果然派上了用场。

他给宝贝女儿准备了一艘宝船,遇水生长,眨眼就变成一艘货真价实的海船!

船内的构造布置,还是无条件采用了小白狐看似外行的指手画脚,百般要求——反正有法力支撑,哪怕没有电能,也能搞起来一整套卫生循环系统,和曾经小白狐游览世界的座驾一模一样,很多原本需要人力操作的功能直接被灵力取代,舒适奢华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想象力极限!!

万狐王一度担忧孩子对衣食住行这么上心,吃不了半分苦,落在那些真正的大能眼中,寻仙求道之心不够虔诚,不肯收她为徒,岂不是白白吃了离家远行的苦头么?

但转念一想,孩子垂头丧气回来了,他好好安慰就是,孩子又不是不肯努力,实在是先天条件有限,就够受打击了,可不能再让孩子难过了。

实在不行,就由他这个当老子的努力,争取庇护孩子痛痛快快一世无忧,再如何,也得陪孩子走完这一遭,也对得起孩儿娘挣命生下了这一根……独苗!

回忆西游世界里大圣学艺的过程,那真是闻者流泪,灰头土脸受尽排挤不说,驾着个竹排就敢出海,哪比得上美滋滋地瘫在甲板上晒着日光浴、喝着鲜榨果汁的白锦?

万狐王的担忧真是一点也不多余!

九天之上某个被预定的主上,透过镜面看了看人间,不禁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