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故人来(第2/3页)

记者们早就已经拍了许多照片,等到结束的这一刻,又马上去采访表演团。

就这样,整个演出过程栩栩如生地被还原到第二天的报纸上,全国各地的人都看到了泉城军区的成功与特别之处,主题曲也一炮而红,传遍了大街小巷,配音演员梁丹的名字也广为人知。

采用人声音效、加入主题曲,令新话剧区别于传统话剧,新鲜感与专业度并存,受到了百姓的喜爱。

在泉城军区的任务完成之后,接下来在澜州、锦城、宁城三大军区,李潇潇执行了同样计划,让各军区向最近的电影制片厂借人。

参考泉城的模式,不但效率高,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还不到三月份,李潇潇和重锋就已经完成了所有任务,开始启程回光州军区。

他们最后一站是在宁城军区,这军区紧挨着光州军区,坐火车也就半天的时间。

宁城军区的首长们亲自相送,直到两人上火车前,都没有放弃劝这两名年轻人调军区,直到两人上了火车,朝自己敬军礼后,首长们才唏嘘不已,不得不放弃了,转而羡慕起光州军区来。

两人在外面奔波了将近三个月,李潇潇刚好跨过了从军一年的时间关卡,成为了拥有休假资格的人。

这年代的火车时速只有五六十,就跟摩托车差不多的速度,李潇潇看着窗外倒退的景色,伸了伸懒腰,说:“终于可以回去了,我想休几天假,回家里看看,也顺便休息下。”

一般来说,入伍才第二年,很少人会请几天假的,毕竟休假名额有限,优先分配给离家远的又有急事的人。

不过,在这一年中,李潇潇几乎就没几天是在军区里的,出任务的日子跟重锋差不多一样,而且全都不是常规任务,这在光州军区的文艺兵里,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这么看来,休几天假应该说是合情合理了。

“唔……”重锋却并没有马上附和李潇潇,婉转地说,“那得先问一下叶老师,然后她再向穆团长请示。”

这是常规请假流程,李潇潇并没有太在意,还十分高兴地点了点头,甚至已经做好了休假计划。

重锋见她这样,怕她希望越大,到时候失望越大,于是又说:“如果临时有任务,那假期也许得延后。”

“临时任务”李潇潇有点不解,疑惑地看着重锋,“这还能有什么呀?”

今年各军区的文工方向已经定下来,而光州军区作为这个方向的带头者,在交流会之前,所有工作就已经都上了轨道,所以光州军区才能大方地把李潇潇借出去。

李潇潇也想不明白,似乎也没哪里非她不可。

这会儿仍在列车上,尽管两人的声音已经压得很低,但也注意没有说出一些具体信息,重锋想了想,提示道:“你想想你去年这个时候,正在做什么?”

去年这个时候,李潇潇已经通过部队文工面试,正准备进入军区,随后紧接着就是新兵连训练。

李潇潇隐约猜到了什么,一脸头大地说:“不会吧……”

重锋见她反应过来了,有点想摸摸她的头,但现在显然不太方便,只能怜悯地看着她:“嗯。”

不管怎么说,李潇潇仍是抱着一丝希望,回到军区后,先跟叶老师探了一下口风,表示自己想休个四五天假。

果不其然,叶老师拒绝了。

在光州军区的办公室中,叶老师看着自己的爱徒,语重心长地说:“这新兵连的训练都快到了,团里正准备安排你去做班长,带一带新兵。”

每年的新兵连班长,都是从各军种的老兵中选出来的,通常都是刚晋升的排长,或者准备晋升的战士,以此来增加他们的管理经验。

在李潇潇借调期间,她的晋升申请已经被批了下来,现在正是需要增加管理经验的时候,因为根据重锋单独给叶老师的反馈中,李潇潇在管理上仍是有一点欠缺。

虽然在宝安县出任务期间,整个文工团队表现良好,但其中各成员本身是优秀演员这一点,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出发当天,文工团中有人差点迟到,李潇潇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在事后也没有单独提醒该成员,这是在管理上的疏忽。

重锋当初原本想要提醒李潇潇,但后来她被肖恩带去了香岛,回来后状态出了问题,也考虑到暂时不会出太大问题,所以这事情也就暂时被放到了一边,等新兵连期间再加以改善。

李潇潇并不知道重锋和叶老师之间的这番交流,也是因为她前世在开工作室时,并没有像大公司一样设定各种制度,只要工作高质量完成就行,毕竟有时候项目一来,大家都加班加点,所以第二天晚点到也是可以的。

新世纪里这种模式并不少见,只要招对了员工,志同道合,工作室就能高效运转,但这显然跟军队里的管理不一样,新兵质量也参差不齐,而李潇潇目前面对的都是好说话的战友,所以还没出大岔子,将来一旦遇上刺头,也许就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