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吴普一个不参与竞争、不接受集团审查,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吴普笑眯眯:“比起冷冰冰的集团资金,直接跟爷爷讨来的钱不是更有爷孙情?给不给都没事,就当是和爷爷聊聊天了。”

骆启说:“也就你才敢这样去捋虎须。”

两人正躺着享受难得的冬日艳阳,吴普就听前头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他们正好赶上了海警出海巡航。

骆启弄来出海的轮船也算大了,可比起远处威风凛凛的巡航队伍来说还是差上许多。

朱元璋激动地远眺,很有跳下海游过去好好看看那山一样高的巡航船到底长什么样。

吴普走过去,看到冯梦龙他们也颇感兴趣,笑着说道:“正好附近有个退役驱逐舰的展览,我们可以预约过去瞧瞧。”

朱元璋第一个响应。

冯梦龙也积极询问:“可以看到它开炮吗?”

吴普无情地否定了冯梦龙的异想天开:“不能。”

都已经退役供游客参观了,还开什么炮啊?

冯梦龙也不失望,马上掏出自己的手机预约起来。

吴普瞅着他那熟练度,有点担心他看完驱逐舰会不会在《东坡平妖传》里来上一段。

作者脑洞太大,读者也需要有颗强大的心脏!

事实证明吴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冯梦龙预约完就转头对唐寅说:“你说我以后写《唐伯虎平妖传》的时候给你搞个驱逐舰,开回去轰掉倭寇,你觉得怎么样?”

唐宋时期海运发展得不错,寻常海商也会训练侍卫防范海盗,但没有倭寇成灾的迹象。

明朝倭寇横行,原因很多。

一来可能是明朝得在元朝留下的烂摊子上搞发展,一时半会发展不出强大的海军。

二来可能是元朝时屡次派兵攻打倭人,却没能把他们打服,反倒把倭人怡然自得的渔耕生活打破了。

此后倭人辗转来到大陆边缘试探了一下,发现手无寸铁的沿海百姓很好打,不仅家底丰厚,还不怎么反抗,一来二去,就抢上瘾了。

后来再发展出不少带路党,勾结倭寇满足私欲,沿海地区自然是倭寇泛滥。

到了这个时期,倭寇里可不全是倭人,他们吸纳了不少本地无赖汉一起烧杀抢掠。

可怕的是这些或主动或被迫剃成秃头的“假倭”熟知陆地上的情况,领着真倭在沿海地区如入无人之境!

若非出了个戚继光,这些无耻小人不知还要祸害多少沿海百姓。

冯梦龙每每了解到倭寇进犯时干的事就颇有些愤懑,自然想要给唐寅来个抗倭金手指!

唐寅说:“你这么写,续不下去的吧?”

冯梦龙想想也是,写成这样会被读者追着喷的。

冯梦龙惋惜地说:“那算了,我们去看看就好。”

吴普在旁边听了全程,总感觉冯梦龙哪天真在《东坡平妖传》里写苏轼“乘风归去”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都要不讲武德地开现代战舰去轰掉倭人了,上个天有什么奇怪的!

巡航队伍一过去,甲板上终于又归于平静,只剩下钓鱼老哥们时不时发出的惊喜叫唤。

吴普也借了骆启的钓竿跑王羲之身边钓了一会,收获也很不错,钓上来不少除了鱼以外的海洋生物。

他效率太高,提竿频繁,引来不少人关注,等看见他桶里的海钓成果时更是不少钓鱼老哥过来拍照,嘴里啧啧称奇:“别人都说我们钓鱼的除了鱼什么都能钓起来,我还以为是玩梗,没想到真有你这样的人啊!小伙子,你加群没,以后可以多参加群里的活动,你这海钓技巧可以当我们镇群之宝了。”

骆启见吴普被一群钓鱼老哥围着打趣,也来了兴趣。他过来一看,乐了,笑着把吴普拉进群,顺便给其他人介绍:“这是我堂弟,开博物馆的,大家有空可以去玩玩。”

一个钓鱼老哥说:“我就说这小伙子有点眼熟,群主你没介绍我都不太敢认来着!就是最近很火的那个清阳博物馆吧?”

另一个钓鱼老哥也说:“对对,我也知道你们博物馆。我女儿现在考试要奖励,都指明要你们博物馆出的东西,说她们班很多同学都有,她也想要。你们店里的东西怎么不包邮啊?”

提到不包邮,其他人也来劲了,强烈批判吴普的吝啬行为。

网购不包邮,非常打击购物积极性!

宁愿定价贵个十二块,也不想掏八块钱邮费!

吴普一本正经地说:“那我回去让人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把邮费悄悄加进价格里去。”

骆启听着都无语了。

怎么这些当买家的瞎扯,他这个当卖家的也跟着瞎扯啊?

有他这么明晃晃往外说的吗?简直是连奸商都不会当!

吴普热热闹闹地跟着大伙玩到傍晚,只见天边红霞满天,把海面都染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