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奔赴正义,还人间清白①⑦(第2/5页)

巴哈一个大男人捂着脸痛哭,泣不成声。

老局长站起身解惑。

“库班用劲过头,将李官的大儿子甩了出去,小孩脑袋磕到院墙晾肉的木钉上,当场死亡。”

风红缨抿紧唇角。

原来如此。

过失杀人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还有两年,巴哈的养父就能出狱了。

既然当年认了罪,巴哈为何还来找老局长?

巴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红缨同志,我爸犯了错,他认,他说了,错了就是错了,但他无法接受一手养起来的学生倒戈相向。”

后面的事,巴哈曾经和风红缨说过。

巴哈养父库班所犯过失杀人罪不假,令巴哈心寒的是李官联和一些人往他养父头上泼了一盆又一盆的脏水。

其中最令人恶心的就是库班猥亵小孩罪。

李官的大儿子已经死了,为了给儿子报仇,李官四处造谣,说库班猥亵自己的儿子,儿子不从才被残害。

这中间直接省略了小孩咬人的过程,反正小孩已死,死无对证,全凭李官一张嘴乱说。

很快,戈壁滩上的人开始对着库班指指点点。

猥亵女孩的新闻常见,猥亵小男孩的事可就太少有了。

这不仅仅是道德的败坏,思想也有很大的问题。

渐渐的有人在背后笑话巴哈,说巴哈和他养父库里指不定就是那种关系。

面对谣言,身为老一辈教师的库里没解释,在老人看来,清者自清。

背负着这等莫须有的罪行,库里佝着背进了西域春监狱。

-

从老局长办公室出来时,风红缨心情沉重。

库班一生致力于教研,每个月的工资大头都拿出来资助贫苦学生,希冀这群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走出戈壁滩,去报效祖国。

然而到头来,这些狼心狗肺的学生不仅不感恩,还站到了老师的对立面,认为库班年复一年,省吃俭用资助他们是馋他们的身子。

作为老师,最悲哀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污蔑自己吧。

“红缨同志——”巴哈追上来。

风红缨回眸。

巴哈:“我爸还有一年零九个月三天就能出狱,我想在这之前和李官见一面,希望李官能澄清当年的流言。”

刚才在办公室里巴哈有一句话触动了风红缨的心。

待在监狱改造的库里犯得是过失杀人罪,但戈壁滩上的百姓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库里猥亵小男孩,有不正常性取向。

流言能杀死人。

巴哈担心养父出狱后熬不住外人的嘲讽眼神,所以他这几年他才一次次的往老局长这里跑,希望国家能还养父一个清白。

杀人罪他认,但莫须有的罪名,不应该存在。

风红缨:“你要去x省找李官?”

巴哈点头:“对,流言是从他嘴里传出来,澄清当然得由他来才合适。”

“所以,能麻烦你将李官的住址给我吗?我想现在就去。”

风红缨报了个地址,道:“李官吃喝嫖赌,他现在就剩嫖没沾,当年他敢对恩师做出那种事,指不定会对你下手,你在外身切记要保护好自己。”

“嗯,谢谢。”

巴哈当晚坐火车去了外省,按照风红缨给的地址,一路打听来到那栋潮湿逼仄的胡同。

与此同时,《春芽》报社办公室里坐了不少人。

有几个是生面孔。

风红缨推门而入,冲淮子洲等前辈点头示好。

淮子洲赶忙接过风红缨肩上背着的摄影机,拉着风红缨坐下。

“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日报》总刊编辑……”

风红缨一一问候。

淮子洲双手摁在风红缨肩膀上,笑着向几位首都来的编辑介绍起风红缨。

“这位就是风红缨同志,《春芽》报刊的主力小将,单枪匹马闯进毒窝将人贩子一网打尽,功不可没。”

风红缨羞赧不已,急忙摆手。

“淮主任言重了,打击罪犯的是两方派出所的警察同志们,我不过是个探路小兵罢了。”

淮子洲冲座上一女人挑眉:“如何?不贪功,有勇有谋,这样的人才去你那难道还不够格?”

女人姓郑,叫郑月华,华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主报道军事方面的内容,因常年接触的题材较为严肃,整个人的气场太过强悍,无时无刻都给人一种不好惹的信号。

郑月华不爱笑,闻言清冷开口。

“我司非常欢迎风红缨同志,但有言在先,做军事记者比调查记者要辛苦,就是不知小丫头能不能撑住?”

淮子洲:“她行,她进报社头一天就说过能吃苦。”

“那好,等贩卖器官法制报做完,我带她走。”

“没问题。”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几个来回就把风红缨的后半生给安排了。

会议室内上空飘着浓浓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