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对不起(第3/4页)

也更是在望月三朗这日本军官带着威胁的话语里,他今晚看着便宜家人们,妹妹珍珍、母亲张氏、姑姑许嫣然,才不禁想到,其实自己在心里已经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真正的亲人了。

也许感情还不够深厚,但绝不是能看到他们有了危险,自己还能置身事外的感情了。

他希望大家都能活下去,活到华夏人民站起来,活到百年后那个和平的,再无屈辱与战争的年代。

他也想他们看到:你看,纵使如今风雨飘摇,但终有一日,我们华夏人也可挺着胸膛,说一声我们不比白人、日本人低贱。

说一声,这里是华夏的上海,这里是华夏的东三省,这里是华夏的北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华夏人民。

许嫣然微微吃惊,少年说的话已是有些不客气,她的兄长许怀清更是一时颇为沉默,竟没有回答孩子的话。

沉默到近乎有点沉重的气氛在父子俩间弥漫,许嫣然连忙出声道:“这都是说的什么话?少庭,你父亲自有自己的考量,况且,你父亲行事没有错……”

说到这里,许嫣然也有些不满:“你并不懂得你父亲的追求,他并没有错。”

这番话说完,两人就见少年突然伸出手,狠狠揉了揉自己的脸。

他神色蔫蔫,疲惫的看一眼许怀清,两人便听他没了力气似的说道:“我知道你没有错……我也对这时候的爱国青年很是钦佩。”

“算了,是我想太多了。”许少庭长舒一口气,“胆子太小,是我被吓到了。”

再怎么说,上海也应该算是安全的。

只是憋屈啊,一个日本人在上海这么狂妄。

更憋屈的是,还要沈灵均亮出英国籍军官身份,才能制住这份霸道。

“许先生,你且一定要活的长命百岁。”许少庭叹口气。

至少请您看到四九年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再看到百年后,那个和平强大的中国。让您知道,无论是您,还是这个时代其余为之奋斗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呐喊与奋斗绝非白用功。

许怀清整理了心思,也被儿子突然自我和解般的冒出这句话,整的都失笑:“你还真是自说自话,我都不知自己要说什么了。”

许少庭摇摇头:“是我多嘴了,我就先回房间了。”

许怀清见他要走,人都转了身,他突然喊道:“少庭。”

许少庭回头看他,许怀清清俊面容上表情终是落得复杂。

“如果可能,大概以后要送你们去香港生活。”

“嗯……”许少庭点点头。

确实,香港更安全。

许怀清又问:“你愿意出国留学吗?”

许少庭赶紧摇头:“我英文水平不行。”

想想,他说:“我还是想专心写小说。”

许怀清便也不勉强:“你有这个天赋,便也不要浪费,我是支持你的选择的。”

许少庭客气笑笑,心想话总该说完了吧,再不说完,珍珍说不定都要上来找人了。

谁知许怀清盯着他,这人是双琥珀色的浅色眼珠,突然说:“教育部每年资助出国留学者拨款占全年财政收入近乎一半,如今华夏,可谓是举国之力送学子们前往海外学习先进知识。”

许少庭:“额……还是想让我留学?”

“归国者却不足十分之一半啊。”许怀清突然笑了下,只笑的太惨然。

惨然到,竟能让人品出两分凄厉了。

“辽宁要造船,东三省军工厂也在要钱,华中华北华南全吵着要修铁路。”许怀清说,“可是没钱,便打主意到教育部,要求减少留学生拨款。”

“财政部部长道:拿着高额助学金出国,几年过去,便换了国籍,或娶了白人日本人女子留在了国外,且还耻于提及母国,若是与人骂起华夏,还是头一个骂的最为凶狠。表现的就此全然与华夏全无关系了,何须再为此支付高昂助学金?不如留给我们自己修铁路、造船、援助实业?”

许少庭:毕竟自来二鬼子可比真鬼子更狠,你就是放在百年后,华夏不像现在这么惨,也照样许多人做精神上的白人日本人。

许怀清:“但是,谁来修铁路?谁来造船?谁来画图纸建军工厂?总不能全找外国人来做这些,他们肯来,我们便能信他们吗?”

“是的,留学者众多,十之一半不肯再归国。”

“但总还有那三四学生愿意回来。”

“长夜难明,至暗时刻没有了光,那便也总有人愿意自身化为火炬成为那光明。”

许少庭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他转过身,许怀清看待事物的角度与他不同,他不是这时代的土著,他是从娱乐产业发达,每日沉浸在综艺节目电视剧、网购快递、没事有事出去旅游净化个心灵的百年后而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