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页)

“七月割水稻比较耗力气饿得快,不过这个月你可饿不着了……我听村支书说其他村为了感谢科普员,特意凑了300斤大米,到时候我们每人都可以分到10斤!”

“十斤!”

田恬恬听到这个数字,一双杏眼瞪得圆溜溜。

毕竟她们干农活吃得多,番薯加米就蔬菜的话,每天也吃不到半斤米……这一下奖励十斤,就算她跟上个月一样多吃了几碗饭,也好几个月不会饿肚子了!

“你们不计辛苦为集体奉献,各村感谢你们也是理所当然。”

“呜呜呜,那我今晚要加米烧饭,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用脑多了,晚上睡觉总是饿……”

听到田恬恬朴实的愿望,大家都哈哈笑起来。王淑慧见鱼收汁差不多了,吞下嘴里忍不住溢出的口水,朝大家吆喝:

“鱼好了,你们快去盛饭,我们吃红烧鱼!”

八月的天没有电风扇与空调的年代,吃微凉的饭反而舒畅。

等大家盛好米饭齐齐来到餐桌上,王淑慧的鱼也已经装好了盘。

“呀,你们帮我也打饭了啊?”

王淑慧闻着鱼真香啊,香到鼻子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股股鲜香味道从鼻子窜到口腔,感觉大夏天都不会口渴了。

她原本着急去打饭呢,结果聂雪帮她盛好了。

“大家一起开吃,不然等你打完饭,我们肯定忍不住先下筷。”

草鱼并不是整条烧的,而是被切成了块状,这样方便大家下筷。五个人十分有仪式感地齐声说了句“开吃”,筷子才往鱼碗里夹去。

王淑慧夹到了一块大小适中的鱼肉,经过足够时间的烹煮,鱼肉已经被汤汁浸润,每一寸纹理上都带着橙红色的汁水,光是看颜色都叫人垂涎欲滴。

因为鱼有骨头,王淑慧把鱼块夹到碗里后,先是挑着大鱼刺的地方落筷。

当外焦里嫩的鱼腹肉终于被含住,王淑慧只觉得自己的舌头立马炸开一股久违的鲜香叫她眼角都差点儿冒出泪花。

但王淑慧又不敢耽搁吃鱼,于是她沉浸在美味中又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咀嚼。

霎时间,经过磨牙咀嚼的鱼肉中的咸鲜味在口腔中蔓延,好吃得王淑慧都不敢张开嘴生怕那股味道跑出一丝半分。

等不舍地吞下一口鱼肉,王淑慧大口往嘴里扒拉了一筷子饭又开始吃带有鱼细骨的剩下的鱼肉。

每次吐鱼细骨,她都要细细慢慢吐,保证鱼骨头上不沾任何鱼肉丝。

其他人吃得也像王淑慧一样精细,等第一块鱼肉吃完的时候,大家意犹未尽看向碗里:

“淑惠姐,你是不是分开盛了两碗,晚上还可以吃?”

田恬恬见碗里每人一块后只剩下两片鱼头、两片鱼软肉与一个鱼尾巴尖,心直口快问道。

王淑慧点了点头表示好东西不能一顿吃干净:“你们谁吃鱼头?”

“我吃的。”

“我吃鱼腹软肉,我喜欢吃那个。”

“鱼尾给我好了,我觉得鱼尾刺多但是也嫩。”

……

半条鱼被五个女知青消灭干净,连一点儿鱼汤都没剩。田恬恬见到鱼碗上沾着的一点点汤汁,都用剩下的一口饭去裹掉完美吃进嘴里。

“晚上我们煮白米饭吧,鱼肉配纯米饭可能更好吃。”

王淑慧瞧见田恬恬馋猫的样子,感觉自己肚子饱了嘴巴还想吃,舔了舔嘴唇上残余的咸味,刚过中午她就已经想到晚餐。

“嗯嗯,鱼汤沾着白米饭真香!番薯有些不搭配了。”

大约是听聂雪说起了十斤米饭的奖励,女知青们顿时豪横起来,纷纷商量来一顿没有番薯的米饭。

聂雪听到几人兴致勃勃地讨论,脑海里却不由回想起施洛同志煮的红烧鱼来。

不仅仅因为当时她吃的就是一整碗白米饭,更因为施洛同志煮的红烧鱼味道,比王淑慧做的还要好吃。

……

“施洛同志,你做红烧鱼有什么特殊技巧吗?”

因为施洛同志说两人算是熟人,所以晚上人家来接她的时候,聂雪便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用的就是家常做法。”

聂雪主动找话题,施洛心里跟着高兴。

见聂雪听到他的回答微微蹙眉,他还一改往常的寡言少语,给聂雪详细介绍起红烧鱼的做法:

“红烧鱼做鱼块,我选的是草鱼。为了方便大伙儿吃,往常我都是把鱼切成四厘米粗的小段,再把鱼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段,切完清洗一遍把血水洗净这样烧出来的鱼就不会腥。”

“之后准备一点儿大蒜、生姜片,如果口味重还可加上青红辣椒……”

八月温热的晚风中,施洛清润偏冷的声音平缓想起在海家屯去劳家屯的小道上,和着月色,使得周遭湿热的空气似乎都清爽很多。

聂雪记性好,为了吃到更好吃的红烧鱼,她仔仔细细听着,打算下次王淑慧掌厨的时候委婉把一些良好建议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