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第4/5页)

倪梦是在拍戏收工后得知此事的,彼时,热搜已爆,想要息事宁人已不可能。

她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如趁此机会公开她和倪苏的母女关系,将欠她的一并还上。

但这个想法只闪现了一瞬便被打消,因为倪梦清楚的知道,如今再公布女儿的身世恐怕只会帮倒忙了。

从《春列》到《野蛮生长》再到这档综艺爆红,倪苏一步步已经站得太高,而且又是这样的风口浪尖,大众未必还会因为这个身世而同情她。相反,甚至会否认她的成就,更笃定地将她打上“六亲不认”的负面标签。

于是,在倪梦接到“老对头”萧曼如的电话,找她商议如何解决这个热搜之时,她心中便有了决断。

倪梦最后亲自写了很长的一份声明发出:

“@倪梦v:首先声明,是我的个人原因才导致和倪苏解约,并且,也是我主动引荐老朋友萧曼如去签倪苏。

然后再细细告诉大家我们解约的原因。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14岁便入行,至今已出道整整三十年。在过去的时光里也算是有一点微小的成就,18岁拿下第一尊影后奖杯,33岁实现国内三金满贯的梦想。而后十年困局,无论我是无缝进组拼命保持演戏手感,或是暂定脚步沉淀雕琢,我的演技却都始终无法进步。

我努力了整整十年,但始终无法触碰到那梦寐以求的国际影后奖杯。

所有人都知道国内三金影后倪梦,有多想拿一个国际影后,这几乎成为了我这十年的个人标签。

事实的确如此。我越得不到就越想要得到,甚至走火入魔,认为寄情别人让别人替我拿到,或许我就解脱了。

于是我遇见了倪苏,选择倪苏。

这个女孩天赋卓绝、灵气四溢,她演戏的状态常常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投入且游刃有余。

她天生就是要吃这碗饭的人,所以我毛遂自荐,赢得了和她签约的机会。

人人都说我们是强强联手,我们也那样觉得。

我对倪苏寄以厚望,所以为她挑的剧本都复杂而极富挑战。我签她的目标就是国际影后,因此我认为不行的剧本直接一刀切断,电视剧更是不入我眼,我对倪苏隐瞒了所有我认为不行的剧本。

但一个锋芒毕露的演员,导演也为之青睐。

倪苏最终还是知晓了《金色人设》和《野蛮生长》这两个剧本,她很喜欢这两个剧本的故事内核,而我对他们嗤之以鼻。

我们的目标是国际影后,怎么能为一部青春片浪费时间?

我极力为她争取张正祥导演的《一天》,但恩师知我功利,因为我连见倪苏一面也不肯。

这是我们摩擦的开始。

不过,最终我们各让一步达成了磨合和妥协。《野蛮生长》是倪苏自主选择的剧本,现在看来,万幸她有自己的坚持。

更幸运地,我和倪苏进入了微妙的平衡,而我们的第一战就抵达了我曾梦寐的巅峰。

所有人都在恭喜我得偿所愿,我一开始也以为自己会高兴会解脱,但直到倪苏在我眼前捧起奖杯,我才陡然明白——

不会,只要站在上面的人不是我自己,我都不会解脱。

我并不为倪苏的获奖而开心,甚至,我嫉妒她的才华和气运。于是我们的合作关系也就到了尽头。

是我的心魔和执念伤害了她,所以我主动放她离开,并引荐了更适合她的人。

对不起倪苏,这句话我欠你很久了。

我已出发重新寻找自我,也祝你前程似锦,顺利无忧。

言尽于此,相信诸位对我和倪苏的解约,也已有了最清晰的了解。这件事是我做错了,请你们不要再伤害她,若有愤懑也请都往我这里发泄。

最后,对不起,谢谢。”

为了帮倪苏澄清,为了不带给她更多的麻烦,倪梦对女儿的身世只字未提。相反,她对着大众,血淋淋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遗憾与阴暗剖开。

不仅如此,她还贴出了和萧曼如的聊天记录。

或许,在女儿提出要解约的时候,倪梦就预见到可能将有今天这样一遭。所以她当初在和萧曼如沟通之时,就很有预见性地选择了可以留下记录的文字交谈。

从两位冤家影后的聊天截图中可以看出,是倪梦向萧曼如表示:她近来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无力再带倪苏;她自认对不起倪苏,想要和她解约,认为萧曼如是更适合这个灵气少女的经济人选。

而这一切,倪苏显然并不知晓。

当初她受伤太深决绝地要和倪梦解约,哪怕是最后分别的时刻,她都心灰意冷再不打算回头。但她的确没想到,将自己当做心魔工具的母亲,会最后再弥补自己这样一次。

倪梦这样将她们从签约到解约决裂的整个过程都还原,那些带节奏的言论自然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