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3(第4/5页)

郭思思原本在电影忽然开始走感情线时,就变得有些焦躁不满的。

因为勾住她的是开篇的悬疑,但起码半个小时过去了,剧情却还在这对少年少女的感情发展上打转。尤其是司小雪这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命运却和女主角全然不同的设定,太俗气太突兀,看得她对影片的印象直线下降。

然而,渐渐地,椿来所表现出来的偏执感竟一点点抚平了她的不耐烦。

郭思思没想到,椿来居然会扮做司小雪的样子,去和列车上的犯罪贩子周旋偷取证据。更带感的是,她居然还在美人计事后,继续装作司小雪的清纯形象去撩拨陈烈。

这种病娇偏执女主设定,根本就是她的取向狙击!

而且,郭思思认为,后半段椿来和陈烈联手和犯罪团伙博弈的片段,其实就已经重新扣上了片头的悬疑氛围。

两个手无寸铁的青少年,要跟有枪的犯罪分子缠斗,想想都会非常紧张刺激。

只可惜,片头就剧透了椿来会死。

这导致郭思思真正看到“椿来之死”时,情绪不够浓烈,虽然她周围不少观众都哭了,但她却始终觉得差了点意思。

她看了看时间,感觉影片应该快结束了。

郭思思觉得有些遗憾。

其实到这里,电影的整体质感有,椿来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刻画得很到位,但男主角陈烈居然稍显平庸。若这部电影最初宣发,没有营销是冲奖之作,老老实实说他们是个爱情悲剧的话,她应该还是会很满意的。

郭思思不由得想,会不会还是倪苏的空降,导致原本的剧本变了样。

现在这个版本,陈烈戏份虽然很多,但戏眼明显属于椿来。这完全成为了一部女主导向剧情的电影,按理说,三金影帝路乘风不可能看得上。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倪苏果真背景不浅,凭借一己之力更改了整部电影。

郭思思再将视线转回荧幕时,心中的期待已降至六十分,完全是凭着“看你还能如何狗尾续貂讲40分钟”的想法等结尾。

方才,“椿来之死”的画面定格在了她为陈烈挡弹的一瞬。

“嘭——”地枪响,椿来中弹,而画面陡然一转,又重新回到了审讯室。

那名脾气火爆的警察又重重拍案:“那辆火车上根本就没有叫司小雪的人,陈烈,你在撒谎!”

陈烈的表情却仍不见一丝慌乱,他镇定地回答:“这我就不知道了,司小雪是椿来在火车上认识的朋友,我也没见过。”

他说:“我们会和那帮犯罪团伙缠斗,也是因为椿来要救她的朋友。”

警察却无情地揭穿他:“陈烈,火车上没有司小雪,也没有什么犯罪团伙。死的那个头目,是当初凌|辱你母亲的人。”

陈烈瞳孔微缩,画面回到了十年前。

那时的陈烈还是个孩童,他的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的母亲是省城唯一的心理医生,拥有全省城唯一一家心理咨询诊所,那段时间有很多人图新鲜过来“看病”。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为看热闹而来,那天晚上,来的就是一名真正的病人。

男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很珍惜这个案例,这对她的硕士论文很有帮助。

这天,男人来诊所时,陈烈也在。

八岁的他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凌|辱,他拼了命地想保护母亲,然而母亲还是被凌|辱至死。更可悲的是,他还太小,他连为母亲声讨一个公道都做不到。

因为,最后男人的精神分裂症成了他脱罪的金牌令箭,他根本不用死,只需要被拘禁在精神病院。

陈烈十六岁那年,听说这男人从精神病院逃脱了。

两年,他一路调查从省城到乡镇,他偶然遇见了椿来。美丽少女绝望奔向他时,一个计划便悄然于脑内成形。

画面再回到少年拉起嫁衣少女的一刻。

他对她说:“我要你做我催眠术的第一个实验对象。”

选中这把刀时,陈烈没想过她会这样锋利。

镜头开始蒙太奇交叉回忆,列车上司小雪的脸全部变成了椿来自己,她所有和司小雪的场面都是幻影。

假的,全部都是假的。

出生入死是假的,开往春城的K1719次列车是假,犯罪团伙是假,司小雪更是假。

一切都是谎言。

原来从头到尾,都只有椿来、陈烈,和那个被恨之入骨的仇人。

司小雪也是椿来。

陈烈的母亲死于精神分裂研究,他最后也以这个为母亲复仇,而椿来是他选中的刀。

真相对观众揭露的这刻,荧幕里中弹的椿来,也在弥留之际陡然清醒。

她红着眼,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陈烈,司小雪……存在过吗?你,真的喜欢过她吗?”

而陈烈面无表情,只俯身轻吻她额头,说:“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