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6页)

高市长揉了揉太阳穴,头痛地说:“小余同志,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有所了解。但就短期来说,市里面也没有很好的良策,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小偷小摸,抢劫点东西,抓起来关几天,训一训还是得放回去。这些人过阵子手痒了又可能再犯。

余思雅明白高市长的意思。现在上面还没相关的政策,省城也不可能擅作主张,强势严肃处置这种情况。

而且这批人里固然有那种十恶不赦,心肝都黑透了的东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更多的是迷茫、随波逐流的年轻人。他们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法找对象,甚至还可能遭受家里人、邻居的白眼,有时候抢劫、偷窃也往往只是一念之恶,甚至有的是为了生存。还有一部分人是看别的人靠这种犯法的手段获得了难以企及的财富,也跟着生出了歹念。种种情况很复杂,也不能一概而论。

“但这个问题不能不管啊,如果任凭这种情况下去,他们会更有恃无恐,以后这样的事件会越来越多。”余思雅担忧地说。

高市长沉默了一会儿说:“小余同志,你反映的情况我知道了,这样吧,市里面再统计统计,开会商讨,看看能不能提出解决的方案。”

余思雅有些失望,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高市长也是人,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好的,谢谢高市长。如果有什么进展,或是我们清河鸭能做点什么,高市长你尽管吩咐。安定的治安环境关乎着我们每一个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我们也非常愿意尽一份力!”余思雅诚恳地说。

高市长有些感动:“好的,小余同志,你的心意我明白,如果有需要,市里会找你们。你也不用担心,要相信政府,相信党。”

从市政府出来后,余思雅的心情还是很沉重。八、九十年代的治安坏到哪种程度呢,现役军人当街被打死,一个农场的男人都被杀,女人全被侵犯,无人能幸免,戴着金耳环上街有可能会被人出其不意地连同耳垂一块儿拽下来,河里偶尔会出现浮尸,戴着戒指的手指不见踪影。劫匪猖狂到在汽车或火车上明目张胆的抢劫,这是个为了几十块钱就可能铤而走险的时代,可悲又可恨。

余思雅心里的苦闷无处可说。她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报社门口,迟疑了片刻,余思雅踏步进去。

“发生什么事了?”路明惠给她倒了一杯水,担忧地看着余思雅,“我看你情绪不大对。”

余思雅握住水杯,深吸了一口气,苦笑着将昨天下午的事说了一遍:“……好在他们人没事,不然我真是没法面对他们的父母。”

“关你什么事,这是意外,人生中处处都有意外,余总,你别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路明惠劝了余思雅一句,遂即叹道,“不过这段时间发生的这些意外比前两年似乎多了不少,你这样的年轻好看的女同志晚上早点回去,别在外面逗留,不安全。”

余思雅抬头望着路明惠说:“路主编,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切?”

路明惠嘴角泛起苦涩的笑:“怎么改变?这些人天天在大街上闲逛,兜里没钱了,可不得想方设法找找门路,正路找不到,就只能走歪门邪道了。”

说到底还是社会上的闲散青年太多了。余思雅总算明白为什么后来各国政府都那么重视失业率这个问题,这不光是经济问题,还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人不能没工作,长久没事情做,人就容易废了,还可能会被带上歪路邪路。

“那就这么算了吗?如果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以后恐怕会越来越多。”余思雅心里发苦,很明显,大家现在还不是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如果她不是有特殊经历,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她也料想不到,短短几年事件,社会的治安就会崩坏到何种程度。

路明惠倒是没余思雅这么悲观:“余总,也许过阵子就好了,你也别太担心了,以前治安不一直挺好的吗?”

好起来得等一二十年后了!

既然他们都不是特别重视这个问题,那能不能想办法让全社会意识到这一点呢?只有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才会群策群力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余思雅心里冒出来一个想法,她问路明惠:“路主编,你们能不能做个这方面的专题报道。将今年省城的犯罪率跟过去十年做个对比,尤其是恶性事件?着重反映一下今年的治安问题,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新闻吧。”

别的余思雅不懂,但她清楚,明明白白的数据对比,再加上几个特别恶劣的犯罪事件,这样直观,更富冲击性的报道多少能警醒一些人。

现在百业待兴,大家忙着发展,对社会稳定、犯罪这块还不是很注意,估计暂时也没人做这样细致的统计和对比,那就由省报来开这个先河吧。省报的新闻也能够让省里的领导看到,了解到具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