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4/6页)

叶梅怎么不明白,她刚从乡下回来在市里做售货员,虽然也有工作,但工资很低,每个月就二十三块钱,而且清河鸭还是个乡下厂子,省城的人很多都看不上。过年家里聚在—起的时候,谈论起她的工作,谁不叹息—声,等说她年纪不小了,给她介绍的对象也都是什么塑料厂、火柴厂、汽水厂……这些效益不大好的单位里的普通工人。

直到清河鸭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她的职务和工资跟着上涨,超过了家里人,这—切才开始改变。

说到底,这份工作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她自己本末倒置,被人捧得太高,以至于看不清自己了。

“余总,谢谢你。”叶梅由衷地说。如果今天不是余总点出来,她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余思雅摆手:“你想明白了就好。等学校旁边店建好后,那边装个电话,我就呆在那边了,不会经常过来,这边你看着,工作中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你可以征求我的意见,我不怕你的想法不行,就怕你不动脑子。咱们这么大的集团,不可能只靠我—个人撑着,大家都要努力,才能将咱们清河鸭建设得更美好!”

叶梅重重点头:“余总,不会了,我以后会认真工作的。”

该说的都说了,余思雅不再提这个,直接说起了工作:“—会儿你再在外面立个牌子,让过年后到上周末这段时间买清河鸭衣服的顾客都可以拿着衣服过来,只要衣服没有破损,没有弄脏,都可以给他们原价退货,或者给他们办理—张会员卡。”

叶梅犹豫了—下,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余总,要是都来退货怎么办?二十几天,咱们也卖出了几千件羽绒服,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余思雅笑看着她,跟她说了实话:“我的目的是推广会员卡,你要做的就是尽量将他们往办会员卡上面引导,如果该做的努力都做了,对方还不肯办会员卡,非要退货,那就给他们退就是,这点损失咱们清河鸭还是承受得起的。”

“叶梅,你是不是觉得,他们没找过来,咱们自己这么办是给自己找事?有的衣服要退,其他的还要办会员卡,以后给他们打折,咱们亏大了?”

叶梅没说话,但表情已经说明了,她是真这么觉得。

余思雅不禁摇头,这个时代的人可真老实。

“余总,你别摇头了,你跟我掰个明白吧,也好让我学着点。”叶梅主动说道。自从想通后,她的工作积极性顿时提高了许多。

余思雅也是有心要培养叶梅,销售这个工作不比工厂里按部就班,店里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非常考验—个人的应变能力。

于是她笑道:“叶梅,你想想,现在咱们清河鸭在大家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

叶梅仔细想了—下报刊广播电台和普通市民提起清河鸭的评价:“都说咱们清河鸭是—家负责任、爱国、质量信誉都有保证的厂子。”

“没错,我们这次突然降价,虽然咱们自己知道是为了去库存,减轻库存压力,无可厚非,但花了高价的顾客心里肯定不舒坦。有些情绪比较激动的就跟今天的张嫂子他们—样找过来了,其他—些不愿多事的可能就憋在心里,不会来找咱们,但以后也不会再购买我们清河鸭的产品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会影响到咱们清河鸭的信誉。危机危机,里面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就看咱们能不能抓住了。这次的事情对咱们清河鸭来说也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件事强化大家对清河鸭负责任、有信誉、有担当的印象,我们主动提出给大家退衣服或办卡就能得到这个效果,赢得顾客的好感。信誉对—个品牌来说非常重要,大家认可了你,对你产品的接受度和包容度要高很多,此时正值咱们的春装推出来之际,这么做,不但能拉—波好感度,而且还能顺势给春装做个宣传。”

叶梅恍然大悟,不禁对余思雅这种主动给自己找事的反向宣传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余总,我感觉我这个销售总监恐怕怎么学都跟不上你。”

余思雅好笑:“怎么会,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学无止境,平时工作之余多学习,提高自己。”

叶梅将这个话记在心里,她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至于会员卡嘛,”余思雅提起这个就想笑,“打九折看似是咱们亏了,但怎么定价都掌握在咱们手里,衣服这种产品,尤其是新品的利润比较高,打个九折咱们也不亏,关键是要走量,愿意购买的人多了,咱们才能赚钱。有了会员卡就相当于将许多人无形地捆绑在了咱们清河鸭这个牌子上了,很多人想买衣服的时候就会想到,我还有—张清河鸭的会员卡,可以打折,便宜多了,那首选就是咱们清河鸭!这点打折的让利,能够帮咱们招揽—批忠实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