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4/6页)

——

从柴厂长嘴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余思雅非常高兴。当时就掏了一百块钱给柴厂长,麻烦他转交给贺教授:“房子得到八月才能建好,估计还有一个多月,这算是暂时给他、贺教授预支的工资,以后每个月扣十块钱,直到把这一百块扣完为止。你让贺教授这一个多月吃好点,买两身新衣服,环境好了,生活条件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变化。你跟他说,以后每个月给他开120元的工资,管吃管住,我们清河鸭饲料厂等他。”

柴厂长接过十张大团结,在心里感叹,难怪人家一个小厂子能从短短几年间就做起来。看看这厂长多会办事,多有人情味,既给了钱,又照顾了贺教授的自尊心,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他一个外人都觉得余思雅靠谱、细心周到,就更别提受益的当事人了。

“好,我把你的话转达给他。”

余思雅笑着说:“麻烦柴厂长了,等厂房建好后,我让厂里的货车来接他们,阿姨这情况坐客车太不方便了。你让贺教授有空的时候就收拾收拾,去乡下的时间最迟定在八月底吧。”

她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了,柴厂长没有什么好说的:“行,我一会儿就去告诉他。”

“嗯,谢谢柴厂长,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如果贺教授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你也可以打去我们厂子里通知我,这是我们厂子和门市部的电话。”余思雅将电话留了下来。

柴厂长记下了电话,送走余思雅后拿着钱去了贺教授家。

“这一百块是给你提前预支的工资,收拾收拾吧,八月底厂子里安排个货车来接你们,免得嫂子看到人多不习惯。”柴厂长转达了余思雅的意思。

贺教授看着一叠钞票,没有伸手,只说:“我还没上班。”

柴厂长翻了个白眼:“我知道。余厂长明显是知道你现在经济状况不好,补贴你的,你就别推了,拿着买点吃的,生活开好一点,给嫂子买两身衣服,火柴盒也别糊了。余厂长说得对,你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糊火柴盒是浪费,好好把身体养好,嫂子还要你照顾呢。”

这次贺教授没有推辞,接过钱,把柴厂长送了出去:“谢谢。”

柴厂长有些唏嘘,摆了摆手:“说啥呢,咱们都是老朋友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过去的都过去了,你往前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贺教授没有说话,好日子真的在后头吗?他也不知道,但柴厂长有句话说得对,他不能倒下,他要出了事,阿淑怎么办?

这天,贺教授没有糊火柴盒,在屋子里坐了很久,回顾了他的前半生,直到屋子里传来妻子惊慌失措的叫声,他赶紧站了起来,跑进屋里握住妻子的手:“阿淑,我在这里,我在,想吃烧鸡吗?昨天小柴送过来的,我给你用井水冰着,还没坏,我去热一热,你等着啊。”

他去厨房热了鸡肉,端到桌子上。妻子看到鸡肉,笑得像个小孩子一样,用筷子夹起一块先放到他的碗里:“你也吃。”

贺教授鼻子一酸,差点落眼泪,是他对不起阿淑,为了她,他也得振作起来。

吃过饭洗了碗给妻子念了两首诗,等妻子睡着后,贺教授轻轻出了卧室,打开了放杂物的房间,从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拉出一个满是灰尘的箱子,打开,先拿走上面的破被子,露出满箱子的书。他像抚摸爱人一样,怀念地抚过这些书,过了许久将书一本本用手帕擦干净,拿了出来,整理好放在一边。

既然答应了,他就再试一次。贺教授打开了十年前未完成的那份实验报告。

——

贺教授这边搞定了,新厂房有小元同志和楚玉涛负责,两个门市部运转正常,余思雅便回乡下安排贺教授房子的事,务必要让他们两口子住得舒心。

回到公社,余思雅就碰到了急匆匆的王书记。

余思雅笑道:“王书记,你这是去哪儿呢?这么匆忙。”

王书记看到她,张了张嘴,最后又什么都没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余思雅好奇地看着他:“王书记这是怎么了?遇上什么难题了?”

王书记撇嘴:“不是,是隔壁那钱书记,太不要脸了,听说咱们公社要建饲料厂,他竟然跑到县里去找领导哭鼻子。几十岁的人了,爷爷都当了,竟然干出这种事。”

余思雅也有些无语,但这种事确实是钱书记能干得出来的,为了好处,钱书记有时候真的没脸没皮,特别豁得出去,在全县都是少见。

她有些想笑,但看王书记一脸头痛的样子,到底克制住了,安慰道:“王书记也不必担心,这个饲料厂都是咱们清河鸭出资金,找关系,又没要县里一分钱。钱书记去找县里也没用,除非他自己有钱建饲料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