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6页)

“这……”肖书记有点为难,昨天回来通知公社的干部后,今天上午,大家就对养殖场建在哪儿产生了争议。他们公社离红云公社并不远,红云公社这两三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养殖场,所以各大队都希望将养殖场建在自己的大队,争论不休,现在还没定论。

地方都没定下来,他怎么带冯主席和余厂长去看。

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了端倪,余思雅不管他们公社内部是怎么讨论的,她只讲几个重点:“肖书记,我不了解你们公社的布局,就不多说了。不过咱们建养殖场也走了一些弯路,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养殖场饲养的是鸭子,对水的需求比较大,最好建在河边、水库边,离水比较近的地方。此外,以后运输饲料,鸭苗,大鸭,都需要车子进进出出,养殖场最好建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不然以后就得你们自己安排人上下卸货了,长年累月下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肖书记听了后若有所思:“余厂长讲得很有道理,大家进去看看地图,我给你们指两个地方,你们看行不行?”

于是大家跟着进了公社。

肖书记不改热情本色,又让人上茶。但余思雅和冯书记都没心思喝茶,任务紧,时间赶,他们没那么多功夫跟肖书记磨蹭,两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张公社地图上。

这似乎是自己绘制的,有点粗糙,不是制式,纸张颜色发黄,似乎有些年头了。

两人看了一下,辰山县地形条件不是很好,境内多起伏的浅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而永兴公社的条件比起全县,更差,有一条长达几千米的山脉穿过,占了全公社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导致该公社的耕地面积人均只有其他公社的一半多一点。

余思雅看了一会儿地图,指着两个地方:“这里,还有这里,肖书记,你考虑看看,这两个地方都比较平坦,旁边有河流经过。就是不知道交通条件怎么样。”

这地图上没绘制交通条件。其实也没什么可绘的,因为乡下都是泥土路,无外乎是看路宽不宽而已,条件好一些的再平整一下,没有大坑大石头这种拦路虎。

肖书记顺着余思雅的目光望去,笑道:“余厂长眼光就是好,这两个地方确实是咱们公社最适合建养殖场的地方。你们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余思雅本想答应,但被冯主席拦住了:“我们时间比较赶,就不用了。肖书记,你们尽早把地点定下来,然后确认好大致养多少只鸭子,我们统计好数据,余厂长这边也好将小鸭子孵化出来,咱们尽量在开春将养殖场开起来,早开就早赚钱。过几天,我再打电话问问你们公社打算养多少只鸭子。”

肖书记连连应声:“哦,哦,那好吧。这快中午了,冯主席和余厂长难得来一趟,吃过饭再走吧。”

余思雅掀开涨鼓鼓的包给他看:“谢谢肖书记,我们带了馒头,时间赶,下次吧。”

肖书记能说什么?

“余厂长真是准备充分,那我就不留你们了,欢迎两位同志下次来我们公社考察做客。”

客气话说完,余思雅和冯主席利落地上了拖拉机。

等车子开出永兴公社后,冯书记才对余思雅说:“不要掺和到他们公社内部的纷争里去。这老肖不厚道,自己不想得罪人,就拉咱们出来当挡箭牌。”

余思雅已经把条件例明了,肖书记脑子又不傻,不会知道哪处最合适建养殖场,却邀请他们去看看,想让他们帮忙定下地点。到时候他倒是可以当好人,将选址这件事全推到他们身上,各大队要是有怨气都冲着他们来了。

余思雅也清楚这一点:“没关系,冯主席,两个公社相距十几里地,就算社员们不高兴,也不影响我们什么。”

对于这点,冯主席可不赞成:“小余同志,我知道你心里只有工作,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的私心,但需知这世上很多人不是这样。你忘了周家兴的事了?虽然你很能干,但到底是个姑娘家,能不得罪人就别得罪人了,别给自己惹麻烦。”

余思雅想了想:“谢谢冯主席关心,你说得也有道理,咱们只是合作而已,各公社自愿加入,咱们这一趟也只是摸个底,顺便考察考察各公社的情况,没必要管太多。咱们也不缺这一两个公社。”

“这就对了。你这年轻人工作有干劲儿,正义感强,这并不是坏事,但先得保护好自己,尤其是你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嫁。”冯主席诚恳地劝道。

余思雅也不是听不进去建议的那种人。她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她的思维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后世,停留在城里,但乡下是另外一番生态,野蛮,教育程度落后,观念还很封建。入乡随俗,她也该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