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6页)

而且这会儿城市不发达,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招待所或是人家借宿,要是开到荒山野岭的,货车司机就只能窝在车里休息啃干粮。所以他们对能方便携带的熟食需求更大。

这不,有个货车司机的爱人心疼丈夫,就买了几小袋清河鸭让他带在路上吃。这在车上坐了一天,疲惫不堪,啃干粮没什么胃口,这时候能吃点口味刺激的熟肉,那可真是一种享受,比肉罐头还好吃,吃完后食欲都增长了不少。

这趟车回来,货车司机就跑去第二百货公司购买清河鸭,准备下回也带一些在路上吃。结果却卖光,问什么时候有货,售货员也说不出来。

回家后,货车司机看到了挂在家里墙上装东西的清河鸭纸袋子,越看越熟悉,这不是跟他们去年发的酱板鸭一样的袋子吗?尤其是袋子上那只鸭子,真是惟妙惟肖,滑稽得很,他现在都记忆深刻。

原来是认识的,那就好办了,百货公司没有,他们直接向厂方订购嘛。于是这个司机就跑到运输公司向领导反应,统一采购清河鸭,他们自己出钱都行。

为了让领导信服他的话,他还从别人手里找了两小包,拿去领导办公室,请领导尝尝。

而且这位领导还是他的姐夫,自家人好办事。领导一听这个情况,又尝了一包鸭脖子,发现这玩意儿确实方便携带,干净卫生又开胃,确实符合小舅子说的。

于是就找了伍常安过来,让他来跟余思雅谈这个事。

听完事情的缘由后,余思雅心想,这可真是大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省运输公司这次的订单跟去年可不同,节假日福利,一年顶多发两三次,但这个订单可是长期的,要是搞好了,能像县供销社那样长期稳定购货,养殖场就能多一笔稳定的收入。

这种单子对养殖场的发展非常有利,比那种忽然来一笔的大订单还要吸引人。毕竟这个时间长,准备充分,细水流长,源源不绝。

“那可真是我们的不是。我这脑子糊涂了,没想到你们货车司机是最支持咱们的人群,我的错,为了弥补我的失误,伍同志,我给你推销一下咱们新研发出来的产品火腿肠,有多好吃,我就不说了,等你来了亲自尝一尝。这款产品目前还没上市,要是喜欢到时候一并带些走,你们省运输公司肯定是咱们的第一个顾客。”余思雅趁机推销了一把火腿肠。

伍常安被勾起了兴趣:“火腿肠?这是什么,也能带在路上吃吗?”

“当然,这是熟的,剥开外面的塑料外包装就可以直接吃,还可以烤着吃,煮面条之类的,老少咸宜,我们今晚就吃的火腿肠大餐……”余思雅报了一连串的菜名,勾得伍常安口水都快冒出来了。

他笑道:“这么说,我得赶紧来了。”

余思雅想起自己打电话的初衷,笑道:“辛苦伍同志了,在你之前第二百货的孟经理打过来,让我明天送一批清河鸭过去,所以我打电话就是想请你们今晚派个车子过来,伍同志有空吗?辛苦你跑一趟了。”

伍常安本来就要过来,能一次将两趟的事都给办了,少跑一趟也是好事。他当即痛快地答应了:“成,我一会儿就去准备出发,不过余主任,这个鸭脖子、鸭腿什么的价格怎么算?”

余思雅想了一下如实说:“我给第二百货的价格是四毛钱一小袋,给你们怎么也不能比他们的便宜吧,不然以后这批发零售没法做。这样吧,我给你们四毛二一袋,运输的钱咱们也按市场价算,扣除我给你们的运费,实际上给百货公司的批发价格也差不多。回头孟经理那里我也好交代,你说是不是?还有火腿肠,零售价也是五毛一根,一根半斤左右,我也给你算四毛二。”

这价格还算可以,不过火腿肠没尝过,也不知道味道具体怎么样,伍常安先没答应:“那我去跟领导汇报一下,然后开车过来,见面再细说。”

“好,辛苦伍同志了,我们等你。”余思雅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回去,小李见到她,赶紧喊道:“余主任,快来吃饭,咱们都快池完了,给你留着,你赶紧吃,不然一会儿要凉了。”

余思雅坐回她的位置上,发现自己面前摆了两个新的盘子,里面堆了不少菜,估计是他们怕吃完了,给她留的。

余思雅先端起碗喝了一口汤,聊了那么久,她嘴巴都干了。

喝完汤,她没吃饭,而是拍了拍手掌,等大家都看向她后,才喜悦地说:“同志们,有个非常好的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放在第二百货公司的产品售罄了。孟经理追加了一千份订单,另外,省运输公司也回采购一批作为货车司机们在路上的食物,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成功了!”

食堂里,大家立即拍手鼓掌,脸上一片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