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6页)

“你就一堆歪理。”冯书记被余思雅说得无言以对,灌了口凉茶,撇嘴。

余思雅说:“我明白,冯书记也是心系咱们全公社的社员,希望大家都能通上电,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咱们也没必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拦着一队二队,不让他们先过上好日子啊?养殖场修在一队二队旁边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并不是咱们人为设置的,在此前,你我也没想过那么多,冯书记不必介怀。再说,以咱们公社目前的发展势头,要不了两年,大家都能通上电。”

冯书记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真的?”

余思雅笑着说:“当然,冯书记,我什么时候跟你夸过海口,你说是不是?这样吧,要是咱们养殖场今年效益不错,那到年底,公社出一部分,村民集资一部分,养殖场拿出一笔利润,咱们给全公社都通上电。”

“你舍得?这要花的钱可不少啊,小余同志。”冯书记眯眼瞅着余思雅。

余思雅笑着道:“这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养殖场发展本来就是为了带动咱们红云公社的经济,让社员们都过上好日子。要不是现在养殖场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很多机器,我早把钱拿出来了。”

况且她也希望家里面能通上电,以后晚上不用在煤油灯下看书写笔记了。

冯书记听了这番话,大受感动:“还是小余同志你想得周到长远。”

余思雅笑了笑说:“冯书记,应该的。不过在通电之前,我觉得还有一个事更要紧,那就是修路。”

“修路?你们养殖场到公社的路不是才修好吗?”冯书记抬头,疑惑地看着她,“你又想修哪里的路?”

余思雅最想修的是红云公社到县城这条路,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到县城省城的来往愈加频繁。这条泥土路绝对是个阻碍,但这条路太长了,而且中间涉及好几个公社,这笔钱谁出是个大问题。至于拨款,县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单位,也就少了税收和国企利润上缴,因而县财政也并不宽裕,拿不出钱修这么一段路。

所以余思雅只能先折中一下,说道:“就修咱们跟东风公社这段路吧,他们的养殖场要从咱们这儿买小鸭子,又要把大鸭子卖给咱们,两个公社来往挺多的,他们养殖场也赚了不少钱,拿点钱出来修路也不困难。”

目前三公养殖场的饲养规模达到了两千多只鸭子,虽然规模不如清河鸭养殖场,也没开发出其他的副业,但因为现在的人力成本低廉,饲养的食物大多就地取材,也比较廉价,所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每一季鸭子出笼,他们就能挣上千块,除了人工工资和饲料、鸭苗钱,也没其他开支。

余思雅琢磨着,他们的账目上目前应该躺了好几千块了。这钱留在那里也不会生子变多,不如拿出来用在刀刃上。正好去县城他们就得先经过东风公社,勉强算先修一段到县城的公路了。

冯书记怎么都没想到,余思雅如今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其他公社头上。

他哭笑不得:“你……你说你这女娃子心咋这么大,整天在想什么呢?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老钱身上。他那个抠门,肯定不会答应你的。”

“冯书记,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不行?只要你同意,说服钱书记的事交给我来。”余思雅拍着胸口保证道。

冯书记也不是那种冥顽不灵的人。谁不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呢,旁的不说,就说从公社到养殖场这条路,冯书记走过几次,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别的地方踩下去一脚都是泥,才刷干净的鞋子马上变得脏兮兮的,可从养殖场走过来,鞋子上面一点泥都没有。

每逢下雨天,来公社不少人宁愿多绕一段路也要从养殖场这边走,就是图干净,路好走。

他也清楚修路是个好事,方便大家的生活,但这不是没钱吗?谁让他们这穷乡僻壤的,啥都没有呢。

叹了口气,冯书记看着余思雅说:“你真能说服老钱?先说好,公社是真没钱给你修路,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你要愿意,我也不拦着。除了没钱给你,能支持的公社都支持你。”

余思雅笑着点头:“可以,谢谢冯书记你的支持,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你不用担心。不过还真有个事想麻烦你,我听广播说,明天咱们这地方有雨,冯书记,你看像不像要下雨?”

过去气象监测落后,很多老农都有看云识天气的本事。冯书记从窗户边看了看天上的云朵,说:“有可能,十几天没下雨了,最近天气特别闷热,这几天应该会有一场大雨。”

余思雅满意了:“那冯书记,你打个电话给钱书记,邀请他明天来参观咱们的新厂房。”

结合先前说下雨的事,冯书记猜到了余思雅打的什么鬼主意,不由摇头:“老钱肯定会觉得我是在他面前炫耀显摆。”眼看他们公社越来越红火,老钱心里铁定觉得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