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6页)

余思雅心情不大好,不过在胡大姐面前一点都没显露出来,反而说:“胡大姐,你这个事提得很好,以后你就是养殖场饲养员的小组长了,工资提一块钱。以后再也这种情况,欢迎大家向我反应,养殖场是我们的家,也是共筑我们美好生活的依托,只有养殖场好了,我们才能好,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胡大姐感觉余思雅这话若有深意,但她听得似懂非懂的,最后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去忙吧,这个事,我来解决。”打发了胡大姐,余思雅去了仓库,打开门,看到里面好几筐的鸭蛋,粗粗一扫,白的绿的,都是鸭蛋。得亏现在是冬天,鸭蛋能保存两个月左右,要是夏天,这些蛋恐怕有些就要坏了。

不过这么多蛋,怎么处理呢?这可真是个甜蜜的负担。

他们养殖场不是供销社、百货大楼,不能零售鸭蛋,而且乡下人也买不起这么多鸭蛋。可要运到县里,找买家麻烦不说,光是运送过去就是相当折腾的一个事。因为马路都是泥土路,凹凸不平,特别颠簸,鸭蛋路上很容易磕碰坏,而且这么多鸭蛋坐客车搬上搬下也非常麻烦。要是开公社那辆拖拉机,这来回一趟,油钱就得去掉好一部分,太不划算了。

也不知道供销社收不收。

余思雅回到公社找到了供销社的职工,对方听明了来意,直摇头:“余同志,不是我们不想帮忙,实在是咱们供销社小,就两个人,半个月才去县城进一次货,你这么多鸭蛋,我们怎么吃得下,要是一两百个还行。”

现在也没考察业绩的说法,这么多鸭蛋太折腾了,收购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两人也不想揽这么个麻烦事。

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余思雅琢磨了一下,只能把鸭蛋加工一下了。后世超市里经常有咸鸭蛋、皮蛋、咸蛋黄卖,还有什么蛋黄酥之类的,都能用到鸭蛋。后者工艺比较复杂,需要材料多,暂时不好搞,那咸鸭蛋、皮蛋总能做吧,尤其是皮蛋,加工好后能放几个月,而且里面凝固了,外面还包着一层石灰、草木灰,也不容易碎,更方便长途运输。

说干就干,她马上去公社的广播室广招人才:“现养鸭场招几名会包皮蛋的临时工,一天五毛工资,限熟练工。为防滥竽充数,将在皮蛋包好打开能吃后才付工钱!有意者明天早上八点到养殖场报道。”

次日早上,不到八点,养殖场门口就来了十几个应聘的,有男有女,不过以妇女居多。

这么多人也不知道是真会还是不会,为防有人不会装会,滥竽充数,为了点工钱来骗他们。

余思雅拿出本子,写了一个协议:“我也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包,但咱们先说好,每个人包的鸭蛋单独放在一个地方,等过段时间能吃了,我们随机开两个尝尝,能吃才付工钱。不能吃,不会装会,白瞎了我们鸭蛋的,不但没工钱,还要照价赔偿包坏的鸭蛋,大家要是没意见就把这张协议签了。”

“什么,包坏了还要咱们赔?这,没这个道理吧,谁能保证一个都不包坏?”有个男人不满地抗议。

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他:“不然呢?不管会不会都随便来包,包坏了,我们亏了鸭蛋不说,还得付工钱,等卖出去客人吃到坏的皮蛋,还找我们,影响我们养鸭场的声誉。你说说,这不该赔钱吗?大家有信心,确实包过皮蛋的留下,不会的还是回去吧,养殖场以后招工的机会多的是,上了黑名单以后全家都没机会了,为了五毛钱,不值得。”

她这番软硬兼施的话一出,很多没信心的都打了退堂鼓,最后只有四个妇女还留着。

余思雅把她们带到了仓库,问道:“你们包鸭蛋的配方都一样吗?”

据她所知,很多人包皮蛋的配方不同,比例也不同,这也就造成了皮蛋的口味略有差异。

四人摇头,她们都不是一个村子的,也没任何亲戚关系,所会的都是自己的法子。

不相同也好,正好看看谁的手艺最好,包的皮蛋最好吃。

“那好吧,这里有七框鸭蛋,你们一人两框,还差一筐,明天补上。大约每个人五六百只鸭蛋,包好后,分开放。你们估算一下,需要哪些材料,大致需要多少量,等养殖场采买好后就开始包。”余思雅吩咐道,说完各给了她们一个本子和两张纸。

但有两个女人不识字,余思雅只好充当记录员。

等她们罗列好了材料后,余思雅又得想法子去买需要的材料,真够折腾的。余思雅发誓,等下一批鸭子卖了,她一定要招个秘书为她分忧解劳,免得屁点大的小事都得她自己跑上跑下。

好在三人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本地乡下就能找到的,没什么稀奇物,所以第二天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