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4页)

沈老三梗着脖子不吭声,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白忙活一上午,还贴了好几十斤粮食进去,再想他出钱,门都没有。他就是不拿钱,周部长能把他怎么样?总不能带着人去他家里搜吧?

看着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周部长火大不已。他那些年在部队什么样的刺头没见过,沈老三这样的孬种还以为自己拿他没办法?

“沈老三破别人家的门,砸坏别人家的东西还不赔钱,影响极其恶劣,这事要不处理,以后人人都跟着他有样学样,还不得乱套。王波波把他带回公社,关起来!”

这话一出,大家才想起,周部长看着黑黝黝的,朴实得跟他们这些老农民没太大差别,但人家可是掌管着全公社武装力量的实权干部,连公社书记都要给他几分薄面。沈老三还头铁地撞上去,真是不知死活!

沈老三平时都是在本小队横,何时见过这种阵仗,吓懵了,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们不能抓我,这是我们的家务事,跟你们没关系,我要去公社告你们……”

周部长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王波波是隔壁王二妮的娘家侄子,来过一队好几回,跟沈老三也认识,他硬着头皮过去抓住沈老三,低声劝了一句:“沈三叔,你少说两句吧!”

眼看沈老三要被抓走了,朱爱华慌了,家里的顶梁柱要出了事,他们娘俩怎么办?

“周部长,你饶了我们家老三这一回,多少钱,我们赔!”

周部长睨了她一眼,看向余思雅:“他砸坏的东西多少钱?”

余思雅仔细在原主脑子里扒拉了一下这个年代的物价,未免引起周部长等人的反感,她没有狮子大开口:“都是旧家具,让他照价赔偿不合理,不赔吧,但这些家具我们家本来可以将就着用的,要不是他们给砸了,我们也不必再弄新的。这样吧,就按照木匠打家具的工钱,他们家出一半,我们家出一半。”

这赔偿的价格有理有据,大家都觉得很合理。

周部长问:“这儿有木匠吗?算一下,做柜子和凳子要多少钱?”

正好本村就有个木匠,他算了一下说:“总共18块,不过东西比较多,有的可能要到冬天才能做完。”

现在都是集体劳动,再过一两个月就是农忙收割季节,木匠也得先挣工分。对此周部长表示理解:“行,你今天收了沈老三给的9块钱做定金,等家具都做好了小余同志再付剩下的钱。”

这个安排很合理,双方都没意见。唯一有意见的就是朱爱华,但她怕男人被抓走判刑,不得不回家拿了9块钱出来。

事情到了这里,沈家两兄弟都吃了大亏,大家都以为老沈家的这出大戏也该结束了,但周部长却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

旁人不清楚,余思雅心里很明白,前面的都是小钱,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家里的这点粮食、沈家兄弟赔的这点钱在抚恤金面前都是毛毛雨。

虽然余思雅不清楚抚恤金到底有多少,但想来几百块总是有的。这笔钱在现在这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在乡下更是一笔巨款。

沈家兄弟俩连侄子用命换来的钱都要吞,可见心眼之黑,同样作为军人出身的周部长绝对容不下这种事。

他看着沈大江和沈老三:“你们俩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沈大江和沈老三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焉哒哒的,抬头看着周部长,实在想不明白,他们都认错大出血了,周部长怎么还一副阴沉着脸,看不惯他们的样子。

“周部长,我们在家事上处理不当,让大家看笑话了,以后我们一定改,肯定会好好地照顾思雅侄媳妇和建东他们姐弟。”沈大江讨巧地表态,一副知错就改的模样。

沈老三心里不服气,但前面差点被抓去公社关禁闭的恐惧还在,不敢再顶撞周部长,跟着点了点头。

可他们这副顺从的模样并不能让周部长满意。

这兄弟俩以为他好糊弄是吧?周部长看向进院子后就没什么存在感,一直站在人群外沉默不语的沈科长道:“他们不说,沈科长你来说说。”

沈科长硬着头皮站出来,怨恨地瞪了沈大江兄弟俩一眼,快速地说:“沈跃的抚恤金四天前他们过来找我领的,说是沈跃妈已经死了,家里没大人,他们当叔伯的过来代领,还拿了队里开的条子。”

说起这个事,沈科长就怄得要死。他也是清河村的,不过是三队,距一队不远,大家都认识,沈家兄弟来领抚恤金,他也就没有多为难,直接给他们了。这种代领的操作在乡下很常见,谁知道在他这里出了岔子,沈大江兄弟俩真够黑的,一块钱都没分给二房,全昧下来了,惹怒了周部长,他也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