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合一(第4/6页)

只不过到底要不要答应嘛……

秦首辅看了景隆帝一眼,又偏头看向虞衡,笑眯眯地问道:“我看你这文中提到说要用大量的煤?虽然不知最后能做出化肥来,但需要的煤不是少数,包括所花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出来的化肥,真的要卖,一般百姓怕是买不起吧?”

这个问题真是一针见血,成本太高,卖价自然也不会低。寻常百姓买不起,还不如种一年豆子呢,好歹不要花那么多钱。

当然,富贵的人家自然是买得起的,毕竟化肥对于任何农作物都管用,阔气些的买点也不稀奇,但这,就不能让化肥变成老百姓都能用得着的东西了。

虞衡也想到了这一点,只说道:“物以稀为贵,化肥若是能做出来,自然不会缺买家。若是想让寻常百姓都能用上,自然得卖便宜点。”

“哦?若是便宜卖了,朝廷岂不是白做工?那还造什么化肥厂?”景隆帝笑着问虞衡。

虞衡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假设一斤红薯卖一文钱,一亩地的红薯就能卖两千文钱,也就是二两银子。化肥又不是每天都要洒的东西,买上一点就够用一年了,还不止用一亩地,就算把化肥的价定个二两银子,老百姓们也是愿意买的。积少成多,一笔一笔算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胡尚书对这个最熟悉,当即算出来,“如今大宣共有百姓一千一百余户,共一万万多人口。就算只按一户出二两来算,也能得两千多万两银子。”

虞衡的预算,可比这个数少了多了。

其他人听了心中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先前听到二两这个数字还没觉得数字有多大,胡尚书这么一算才让人心下惊骇,就算期间还有浪费失败的,也能试上一试了。

更何况,虞衡还小声加了一句,“炼出来的焦煤也还有大用,可以炼钢。”

这话一出,兵部尚书当即瞳孔一缩,炼钢,这是要出一批新武器啊!看向景隆帝的眼神也颇为热切,同胡尚书一人一边,巴巴等着景隆帝的最终决定。

景隆帝听了后也是一惊,稳了稳心神才笑道:“既如此,那便试一试吧。若是能成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成,好歹也能得到炼钢的焦煤,不算浪费。”

景隆帝并不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会再出尔反尔。众人心中一松,面上也有了淡淡的笑意。

感受到众人心情的变化,景隆帝同样一笑,往椅背上靠了靠,打趣般地问虞衡,“朕可记得,上回你献红薯时,可是自己花钱买了红薯,又命人精心种了,到收成的时候才禀明朝廷。怎么这回一开始就想着问朝廷要银子了?朕还以为你会像上回那样,先做出来了再将此事禀明朝廷呢。”

虞衡听了这话,察觉到景隆帝这会儿心情不错,面上便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小声道:“办化肥厂所需的银子数目太大,微臣家底不够啊!再说了,微臣马上就要成亲了,得攒点家底儿给媳妇儿。不然的话,人家好好的姑娘嫁过来,微臣啥都没有,岂不是委屈了人家?”

景隆帝心道这个倒霉玩意儿,合着这回是惦记着攒小金库了?果然是成家的人了,一点都不像先前那般大手大脚,更加不好骗了啊。

秦首辅倒是很满意,虞衡要娶的是他孙女,眼下在陛下面前虞衡都给足了孙女面子,话里话外都是要好好对待妻子的意思,秦首辅怎么能不高兴?

摸着良心说,就凭虞衡这个温和的性格,哪怕他还是先前那混吃等死的做派,并无如今的光环加身,秦首辅都觉得只要他的秉性没变,也是一个良配。

这种发自内心尊重爱护妻子的人,实在少有。

景隆帝都点了头,其他阁老们也没意见,办化肥厂这事儿就这么通过了,虞衡乐呵呵地跟在胡尚书身后准备去拿银子,结果就被胡尚书给赶了回去。

“现在就把银子给你,这些前期准备事宜都你来干?你是会挖窑还是会做炼焦炉?就算你会做,这时候到处跑,还想不想成亲了?”

胡尚书还能不知道虞衡,这货奇思妙想虽然多,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负责出主意的,动动嘴皮子把控全局,具体干活还是得专业的工匠来。

办个化肥厂说得容易,选址,挑人,准备材料……

光是这些,都够忙到明年的了,说不准虞衡大婚都完了,化肥厂还没正式开工呢。

这还真是大实话,现如今本就交通不方便,运输速度就更加不用说。虞衡炼焦炉要用的煤炭,还得再加大人手去挖,挖了后运到厂里也需要时间,光是这一项就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再有另外做炼焦炉这些大事儿,哪一件不需要时间?

亏虞衡现在就敢来问他要银子,给个屁,一个子儿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