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你这个坏孩子(第3/4页)

好气人。

“陈锋你在想什么呢?”唐天心见他莫名又出神,出言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回过神来,连连感慨着,“真好,甚至太好了。如果当时我有这套战甲,那我根本不用逃,至少能拼掉一台光晕战兽再安然撤退。”

唐天心感慨万千,“也许你能做的不止于此。”

“嗯。”

两人陷入沉默,并不想揭开那个伤疤。

“对了,既然欧青岚是你的发小,为什么你们两人会七八年都不联系呢?”

陈锋岔开话题问道。

唐天心微微摇头,“你之前只是普通战士,所以很少完整的了解自由阵线的完整运行体系,我给你简单讲讲。”

“好,我听着。”

听完唐天心的描述,陈锋才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人类的适应性真的超乎想象。

不论面对何种局面,人类总能自发的调整生存模式与社会形态,总能找到适合当前内外环境的某种可能不完美,但却行之有效的存在形式。

生于战乱年代,面对苍茫浩瀚的宇宙深空,人如蜉蝣生死一刹那。

在镭遮天蔽日的威胁阴影笼罩下,顽强的人类通过化整为零,又部分化零为整,倔强的苟活着,挣扎着,比老鼠更倔强,比蟑螂还坚强,比蚂蚁更执着,比海豚更向往美好的未来。

当前的自由阵线联盟分为三大核心体系,军事、工业、科学。

军事体系不必多言,由平时松散,战时迅速整合成型的数百万纵队组成。

工业体系则包罗万象,食品、医疗、机械、采矿、能源等等曾经的行业分化,全部统称为工业。工业的作用自然是生产与制造,也包含了军工。

在数百万纵队体系之外,又有数千万个或零或整的工业基地,组成了人类庞大却具备极高效率的物资生产机制。

科学则由共计七十余座最大规模超过四千万人,最小规模接近六十万人的研究院组成。

其中最著名与最重要的,则正是由星锋研究院先烈们建立的泰坦研究院,共有近一千万人。

镭的威胁无处不在,科学研究院却又太过重要,对双方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摧毁一个重要研究院所能造成的战果,几乎相当于摧毁上千个纵队。

所以众多众多研究院出于自保的目的,极其隐蔽的深深藏了起来,可能在某支纵队的战舰里,也可能在某颗星球的地下,还可能悄然藏在远离地球的某颗行星、卫星的阴影面,甚至太空深处的太空站里,几乎挨着入侵者屏障。

各大研究院会集思广益的向所有人开放知识,但却几乎不与外人接触。

他们对保密工作做得极其严格。

研究院与游击队体系几乎完全孤立与割裂,这也是源自在历史中慢慢变得越来越隐蔽的星锋研究院发明的新模式。

在人类内战的近四百年历史中,星锋研究院为了保持中立,一直在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倒是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

这证明了研究机构的独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今,泰坦研究院作为最高精尖,肩负着最重大责任的机构,在保密级别上更是高出普通研究院不知凡几。

泰坦院虽然以泰坦星命名,曾经也在泰坦星上,现在更是持续不断的向人类输出重要技术与知识,但现在这个研究院在哪里,自由纵队里的高层也一概不知。

唐天心去送芯片时也没见到一个泰坦院的真正成员,只能由专业的保密人士进行中转。

自从七八年前欧青岚以十六岁的年龄完成博士课程,被选入泰坦院后,再没走出来过一次,与外界的联系更是慎之又慎,所以两人的联系才这般少。

此外,在这个特殊体制下的科学培养体系,又再次发生了变化。

虽然全面开放知识,但由于常年战争,人类对于科学的需求变得更快消化,除了被选拔进研究院中的天才儿童与少年会主动参与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外,其他普通智商的人类更注重于学习实践操作,不重视原理。

大多普通人选择成为技工,而非学者,以求快速成型,快速投入工作,快速发挥作用。

譬如天心纵队基地里的绝大多数非战人员,几乎都是技工。

当然,人们想学知识也能学,依然有全面的培养系统,不过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能兴趣使然。

陈锋现在学的,就是纵向深度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材,所以唐天心才感到不解,觉得他在白费功夫。

听她说完,陈锋点头,“原来如此,欧青岚也不容易。”

“嗯。”

“就是不知道这次她的头发有没有全白。”

“哈?”

“没什么没什么,你先去忙,我继续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