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久别重逢(第2/3页)

这是重逢的好日子,该高兴才是。

事到如今也不必再问“她是谁”,她的表现已经说明一切。

她的怀抱还是透着淡淡的冷香,是柳凝怀念的味道,小时候,母亲总会这样抱着她,有的时候是看天上的星星,有的时候,是轻言软语地哄她入眠。

她的母亲林氏,与眼前的宸贵妃,渐渐重叠在一起。

“我以为,你已经死了。”林氏哭了许久,才终于将头从柳凝颈边抬起,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你……是如何逃出来的?又是如何……”

这世道女子生存本就艰难,更何况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小姑娘。

她几乎不敢想,她爱如珠玉的女儿,是如何从那场劫难中逃出……长成现在,又究竟吃了多少苦头。

“当年父亲身边的侍女秋夕带着我出逃。”柳凝低声道,“我们离了汴京,几经辗转,去了江州。”

短短几句话,却是付出了极惨烈的回忆。

她们无人可以依靠,萧家昔日故交冷眼相拒,又有仇寇追杀,几乎每天都在逃亡……短短几个月里,她们讨过饭、和落荒的流民挤在一处、吃过沾过泥水的馊馒头,她小小的身子承不住这样的生活,发了高热,病得奄奄一息,是秋夕一路不离不弃地护着她,以命换命,拼死将她护送到了江州。

柳凝心头颤了颤,鼻腔间涌上一丝酸楚。

不过她还是深深吸了口气,抑制住情绪,尽量将这些年发生的事,轻描淡写地讲给母亲听。

好不容易重逢,她不希望母亲再为她过去的经历落泪,毕竟,都已经过去了。

柳凝从被江州柳家收容开始,拣了些重要的事讲,包括后来遇到卫临修、嫁入卫家复仇、以及再后来与顾曦到北梁、见到了外祖父母种种事情。

唯独没提到景溯。

柳凝实在不知道她与他的事,该如何同母亲说,只好先暂且略过。

她想待时机成熟了,再一道告诉她。

柳凝说得轻松,林氏却又怎会听不出其中辛酸,她紧紧握住了柳凝的手,眼圈儿又红了起来:“你……受了不少苦。”

柳凝拿起一边的丝绢,轻轻替林氏拭去眼泪,自己眼中也悄悄盈了泪光,唇边却弯着微笑。

“都过去了。”她说。

当年那场祸乱并未毁去全部,她曾找到兄长与外祖,如今还找到了母亲……她最亲最亲的人还活着,上天总算是优待了她一回,不叫她只剩孤零零一人,满腔遗憾。

曾经受过的哪些痛楚,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痛得又何止她一人,这些年,林氏想必也受了不少痛苦。

柳凝没有去问林氏为何成了贵妃,当年的事想想也知,她母亲被皇帝看中,强抢入宫,囚禁在摘星楼中,甚至还为此,毁去了整个萧家。

她不愿向林氏再提及此事,生怕勾起她的伤心事。

不过当年的血海深仇,还是要向那昏君讨回来。

柳凝握着母亲的手,慢慢安抚着她。

林氏终于平静下来,却忽然又想起一事,神色复杂地看着柳凝:“你之前说,你现在是皇帝的昭仪,他……”

她自然知道柳凝是为了寻她,这才委屈入宫,可心中还是泛起一丝疼痛。

然而却见柳凝弯了弯眉眼:“不过是担个虚名头而已,他没碰过我。”

她将肩头一侧的衣衫扯下些,雪藕般的臂上一点宫砂红,林氏见此,才舒了口气,红着眼替她将衣衫整好,慢慢搂住了她。

柳凝静静靠在母亲怀里,心中满是失而复得的温馨感。

然而这份安宁很快被打破,有宫人匆匆上了摘星楼三层,见到眼前的情景一呆,却还是硬着头皮上前,慌张张唤了一声“贵妃娘娘”。

林氏皱了皱眉,松开柳凝:“什么事?”

“夜宴上,太子拥兵谋反,宫里……宫里已经乱作一团了。”宫人带着哭腔,颤颤巍巍道,“娘娘……我们……该如何是好?”

林氏惊得站起身,柳凝亦是惊讶地抬起眼:“你说谁谋反了?”

“……太子殿下。”

柳凝的心脏几乎要从胸口蹦出。

她虽知景溯有逼宫的想法,但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他到底准备好了没有?若是……若是……

柳凝捂着剧烈跳动的心口,不敢去想那“若是”的后果。林氏见她惨白着一张脸,容颜失色,不知道她与景溯那层关系,只当她是听闻宫变遭受了惊吓,拍了拍她的肩头。

“别怕,变乱一时应涉及不到此处……我这就安排人,送你先出宫去。”

林氏说完,对着眼前的宫人吩咐几句,待宫人下楼后,又转头看着柳凝。

谁能想到,才刚重逢不久,便要再次分离。

“我们一起走。”柳凝说。

按眼下的情况看,她确实该出宫去,以免留下来成为威胁景溯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