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标记消失啦(第2/3页)

思考片刻,他翻出手机,给宋旭飞发消息咨询:【飞哥,如果有个alpha,脾气有点坏,别人都不敢惹他,他唯独对你特别温柔包容,却说只想跟你做普通朋友,那么这个alpha对你究竟是什么感觉呢?】

不到十秒,就收到飞哥发来的回复:【备胎。】

陆雪生不服气地解释:【不是的,他很受欢迎,不需要留什么备胎,很多omega主动追求他,他都没接受,他对那些omega也都很礼貌尊重,保持合适的距离。】

这次飞哥分析了一分钟才发来标准答案:【我们一般称这种alpha叫中央空调。】

陆雪生:【知道了,我要学习了。】

得到了扎心答案后,身体的痛苦又变得无足轻重了,陆雪生冷静下来,把视线从江惟亦身上拽回来,开始沉下心来看资料。

超微型ciyo-2动力反应堆所用到的数理化知识,大半都是他熟悉的内容,超纲的知识他一点一点啃起来也并不费力。

ciyo-2反应堆实际上已经是用在一些特定供能上的成熟技术。

由于上世纪战争造成的辐射灾难险些团灭全人类,所有放射性物质反应堆都被国际法明令禁止。

在尖端侦测设备和卫星探测的双重监督下,放射性供能反应堆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ciyo-2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研发出的非放射性链式反应新能源。

自然界也少有免费的午餐,这种不会造成人类毁灭的新能源,局限性自然相当之多,且供能成本比最原始的化石燃料还高出七倍,不可能用在大型发电场。

它唯一的优势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巨量的能源,之所以不能用在机甲上,是因为没办法在机甲那样狭小的能源仓中,构建控制反应堆速率的循环装置。

普通的ciyo-2反应堆多数是气冷或水冷循环系统,一整个控制循环系统往往比反应堆本身还大出十倍以上,转换到机甲身上,相当于普通机甲上加装两架坦克,简直是无稽之谈。

陆雪生妈妈所设想的超微型ciyo-2动力反应堆,是利用另一座微型反应堆进行相互中和循环,反应产生的废料流入两侧储存仓之后,还会与其中的原料继续反应,转换成新燃料为机甲其他部件供能。

这样的涉及理论上不但能加快机甲的反馈速度,而且能延长作战时间。

这个看似很完美的科研项目,之所以没能申请到经费赞助,主要是因为资金投入过于巨大,且项目包含多项从未实践成功的假想。

在投资方看来,申请这种项目的科研人员,至少得是新能源界的领军人物,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半导体光子领域的物理学者来掺和。

很显然,他们更不会给陆雪生这样一个大学生做梦的机会。

陆雪生看过妈妈手稿最后一页的最低预算,一开始他看见“23688.50”这个数字,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数了一下,怎么只有五位数?

然后看清数字后的单位是“万元”才恍然大悟,妈妈没直接写两亿三千万,估计是想减轻一下视觉冲击力。

但陆雪生并没有因为这个天文数字绝望,因为妈妈当初得出的这个预算,需要独立建造一座实验堆工程,不止是厂房,还有排放所需的环保设备,都是烧钱的工程,而陆雪生可以申请使用京甲大学建在京郊的现成实验堆。

主要花钱的项目是资源消耗和人力。

尽可能压缩成本,运气好的话,六千万经费就足够把这个项目给拿下了。

当然六千万也不会有哪家金主会赞助他这么个在校学生,但是这个数字是陆家能够拿得出来的数字。

简而言之,陆雪生只要把家里的房子卖了,钱就基本到位了。

虽然房产证上没有他名字,但万幸也没有他失踪的爸妈名字。

房子其实是爷爷名下的,只要说服爷爷,一切就水到渠成了,这总比爷爷耗光积蓄满世界的找来得可行。

等项目研究成功献给国家,国家自然会给他报销研发成本,接下来各类研发奖金足够再挣一套房。

当然这肯定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循环反应恐怕只能通过穷举来尝试,又是一场大海捞针式探索。

但妈妈已经做到了,他也不会让妈妈失望。

大概是药效导致的低落情绪还在持续,陆雪生心情并不如前两天乐观,验算外源影响方程的时候,脑子里一片乱麻。

深吸一口气,还是放下了笔,站起身,偷偷躲到窗边,又看了眼楼下那棵树。

江惟亦还在。

还剩三小时,标记就会彻底消失。

陆雪生决定最后放纵一次,这么坐在窗台边远远陪着江惟亦,也能让他感觉好受点。

-

手机震动声惊醒了陆雪生,睁眼时一片黑暗,他急忙起身摸索着打开灯,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