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页)

“这些孩子对将来没有安全感,我在让人教他们识字算数的时候,也让他们闲暇时织羊毛赚些小钱。他们大都学会了织羊毛织毛衣,能谋到织造局的差事,还是多亏了二哥给我方便。”

孤儿院这几年长大的孩子有五十多人。

一部分人被赵疏桐安排到自己的产业里,另一部分织羊毛毛衣手艺好的,被他送到了织造局做工。织造局从羌人还有西北地区收购羊毛外,也有制作羊毛制品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工。

裴榆确实需要人,就给赵疏桐行了方便。

赵秋声这几年一直给这些孩子灌输危机意识,说是等县太爷走了,将来就不能照应到他们了。因此他们大部分人都强烈表达了出来做工的意愿,刚成年就想出去谋生,想读书或者继续学习算学的人没几个。

赵疏桐就按照他们的特长,暂时给他们做了这样的安排。

“这些孩子有小叔父你的照料,是他们的幸运。”裴旭道,要不是小叔父有心照顾,那些孩子就算会织毛衣,二叔也不一定会收下他们。

和裴旭说过话,赵疏桐问赵竹心,“你在家乖不乖,有没有闯祸。”

“我很乖,阿姆不乖,他又拆我的信。”赵竹心瘪着小嘴告状。

裴栖不可置信地看向赵竹心,我们之前不是和好了吗,我这里还有你给我画的画呢,你爹刚回来你就告黑状,小孩子都是这么善变的吗。

赵竹心心虚地扭过头不看他阿姆。

赵疏桐看向裴栖,见裴栖还是不敢相信赵竹心背叛他,眼里充满了笑意。

从赵竹心会走开始,裴栖就喜欢招惹赵竹心,现在该知道,小孩子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了。

裴栖狠狠瞪了一眼赵竹心,暂时放过了他,给风尘仆仆赶回来的赵疏桐准备饭菜。

裴旭陪赵疏桐吃了顿便饭,将裴晗给赵疏桐的信给了赵疏桐,就告退了,让赵疏桐好好休息。

赵疏桐拆开裴晗的信。

看完后,让人把赵贵叫到他的书房里。

“桐叔,你找我?”

赵疏桐将裴晗的信递给赵贵,“裴主事来信,户部招收算账的主簿,上任就是九品官,他和人打好招呼留下了这个职位。你跟在我身边多年,精通账目,若是你去,定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你可想去。”

裴晗从翰林院出来就进了户部,现在是六品的主事了。拿下主簿这个官职,对他到不太难。

“桐叔,我愿意去。”赵贵声音激动地道。

桐叔原先是打算让自己去做小吏,再寻找机会转做八品、九品的官,如今直接有了官职,赵贵自然是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的。

赵贵原来跟在赵疏桐的身边,只图能多赚些银子,让自己家过的好一些,没有人敢欺负。

随着这些年眼界的提升,他知道这个世道光有钱不行,还有有权有势可以护住自己的钱财。

“那你这两天准备一下回京吧,到了户部,裴主事会照应你,你要好好做事,有了成绩才好往上升,孩子要好好培养,让他们好好读书,考科举,不可让他们沾染官家少爷的坏脾气,咱们这样的家族根基不稳,孩子们要是立不起来,家里刚有起色,很快又会没落下去。”赵疏桐对赵贵叮嘱了许多,赵贵一一都记在心里。

赵贵相信赵疏桐不会害他,进了户部,也一直按照赵疏桐曾经叮嘱他的那样做人做事,这些事情暂时不提。

赵疏桐打发了赵贵,去找裴栖,让裴栖给赵贵送三百两的路费,算是全了他们这些年的情分。

“赵贵要去做官了?”裴栖十分惊讶。

“早些年,我就让霁之帮忙寻找适合赵贵的职位。赵贵跟在咱们身边这么多年,也帮我们料理了许多事,我不在的时候,爹都是他照料的,能帮他谋个前程,也是他应得的。”赵疏桐道。

同时,他和赵贵是亲戚,一直用赵贵当管家也不合适。

裴栖对此没有意见,倒是赵老汉对赵贵要回京城当官,有了自己的前程,十分开心。他儿子帮他侄孙子谋了官职,他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老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