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关爱自己(第2/3页)

陆则没理会叶老头,转头和裴舒窈聊接下来的安排,到了首都地铁发达,他们只需要在目的地会合就好,走地面路线反而容易因为堵车而耽误时间。

两个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飞机不知不觉已起飞。

叶老头跑去看完机长开飞机,意犹未尽地溜回来,正要听听陆则和裴舒窈在聊什么,目光忽地被旁边的青年人吸引住了。

“小子,看看你旁边那个人。”叶老头飘到陆则面前叫喊。

陆则转头看去,只见旁边的青年面色很不好,瞳孔微缩,手按着上腹,仿佛在恐惧着什么。

叶老头麻利地指挥:“按合谷!”

陆则虽不是学中医的,但合谷这穴位很好记,其实就是虎口那儿。与叶老头相处这么久,陆则知道叶老头不会无的放矢,当即毫不犹豫地按住对方的合谷穴。

陆则用的力道不算小,青年脸色一白,接着眼底的恐惧渐渐褪去,血色也慢慢回到他脸上。

陆则按照叶老头的指示取了几个穴位次第按压。

青年额头很快渗出一层薄汗。

等陆则收回手,青年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虚弱地向陆则道谢:“谢谢。”

陆则说:“不用。”他就是听叶老头指挥按压了记下,其实没做什么,甚至不太确定这青年到底遇到什么问题。

很多情况都可能导致青年出现类似的表征,甚至可能只是飞机起飞时不太适应而已。

叶老头也没再吭声,只是立在陆则肩头上瞅着陆则动手。

等发现陆则准确无误地按照自己的指示完成一系列动作,叶老头才施施然飘到窗边看窗外的茫茫云海,不再多说半句。

陆则见青年面色恢复正常,也不再多聊,转头继续和裴舒窈说话。

裴舒窈不是爱盘根究底的人,虽然讶异于陆则刚才突然出手,却也没有追问陆则那么做的原因。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情况公诸于众,既然陆则不提,她自然也不问。

相比陆则和裴舒窈的平静,过道另一边坐着的中年人却还沉浸在刚才陆则那一连串动作上。

很多人觉得穴位之说虚无缥缈,实际上结合现代解剖学来理解,许多穴位学说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体各处遍布血管、神经、淋巴,血管为全身输送营养和能源,神经控制人的各项生理活动,淋巴则孕育着人体免疫系统的主力军,针对特定穴位施加有效的按压、针刺、艾灸之类的外界刺激能够促进或者抑制相应的活动。

只是怎么做才算是“有效”,就比较考验医生的经验了。

刚才陆则的动作既突然又迅捷,他甚至都没看清陆则到底取了哪些穴位。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年轻人用的是中医手法。

想到陆则刚才主动上前问好,中年人忍不住问旁边的江老:“那年轻人是学中医的吗?”

江老虽很少再给人治病,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认识裴正德的爱徒。他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地说:“学西医的。”

中年人想再说点什么,见江老已经靠着椅背闭目养神,便不再多说。

照理说他应该买更好的飞机票给江老,可救人如救火,临时买票只能买到经济舱了。好在江老不是在意这些的人,没有半句不满。

现在江老不想说话,中年人自也不会聒噪。

到飞机抵达首都,中年人麻利地取了托运的行李,才忍不住向江老问出心中的疑问:“老师,您有没有看出刚才那个青年人是什么病?”

江老在飞机上补了个觉,没再拒人于千里之外,平静地回答:“癫痫。”

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发作时往往会失去意识,强直抽搐,发作时间一般在五分钟内,过后会恢复如常。

一般癫痫发作期间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解开患者身上的束缚、让患者在空阔处侧躺等待发作结束,以免患者因为突然发病而出现窒息情况。

若是出现连续大发作的严重癫痫,则要紧急注射应急药剂,就近送往医院急救。

由于癫痫病因繁多、缺乏发作规律,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且平时和常人无异,所以没有任何关于癫痫病人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规定。

患者没发病时,医生也不能光靠看上几眼确定对方到底是不是患有癫痫。

江老行医数十年,见过的病人多如过江之鲫,从对方的神色和动作可以判定对方是个癫痫病人,而且对方对即自己将发病有所预感,所以才会面露恐惧。

至于陆则一个学西医的,怎么能敏锐地察觉青年患有癫痫并有效阻止发作,江老也有些好奇。

大约是有些人天生能闻一知十、学以致用吧。

江老没太在意,上了中年人安排的车。

这次江老来首都是为了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治病,一般他已经不再接诊,要不是他的学生出面恳求,他也不愿跑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