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七章 落入本该避开的地方(第2/3页)

12点30分,巴加内尔告诉大家所有的礁石都没入波涛之下了。

“还有一个没消失!”海伦娜夫人说。

“哪儿?”巴加内尔忙问。

“那儿。”海伦娜夫人指着前方一海里远处的一个黑点说。

“真的!注意!看清楚点,别撞上了,潮水很快就会把它淹没掉的。”巴加内尔说。

“好像它正对着皮隆亚山的北坡,”蒙格尔斯仔细观察后说,“威尔逊,当心!离它远一点儿。”

“是,船长。”那水手用尽全力紧压木筏舵柄,以控制航向。

半小时后,木筏又走了半海里远了。好生奇怪,那黑点还浮在海面上。

蒙格尔斯觉得很蹊跷,忙拿过巴加内尔的望远镜仔细地观察,探个究竟。

“那不是礁石,”他看了一会儿之后说,“是个漂浮物,能随波上下浮动。”“莫不是麦加利号断的桅杆吧?”海伦娜夫人问。

“不是,船上的断料不可能漂这么远。”哥尼纳凡回答道。

“啊,我看清楚了,是只小划子!”蒙格尔斯喊叫道。

“是麦加利号船上的小划子吗?”哥尼纳凡问。

“正是,那小划子扣过来了!”约翰喊叫道。

“怎么,难道那帮人都淹死了?真可怜!”海伦娜夫人叹息道。

“肯定是,夫人,”蒙格尔斯回答,“应该是他们被葬身大海了。天黑、浪大、暗礁又多,不出事才怪呢!简直是找死!”

“愿上帝可怜他们吧!”玛丽·格兰特喃喃地说。

大伙儿沉默了片刻。小划子越漂越近了,他们都盯着那脆弱的划子。显然,它是在距陆地4英里远的海面上翻船的,划子上的人,无一幸免于难。

“我们可以用得着那小艇吧?”哥尼纳凡灵机一动,突然问。

“当然可以,”约翰回答说,“划过去,威尔逊。”

木筏的航向稍微改变了一下,可是风势在缓缓减弱,两小时后才靠近小艇旁。

穆拉第站在木筏前面,挡住小艇,避免撞到木筏,那小艇慢慢漂了过来。

“空的吗?”蒙格尔斯问。

“是空的,船长,”那水手回答道,“船是空的,不过,舷都裂开了,不能用了。”

“完全不能用了吗?”麦克纳布斯问。

“不能用了,都散架了,只有当柴火烧了。”蒙格尔斯说。

“太可惜了,”巴加内尔叹气道,“不然的话,我们就可以乘它去奥克兰了。”

“别做梦了,巴加内尔先生,”约翰说道,“依我说,浪这么大,我倒宁愿坐木筏,它比那小艇更靠谱些!那小艇轻轻一撞就撞坏了。所以,爵士,不必在这里耽误时间了吧。”

“约翰,你是船长,听你指挥。”爵士说。

“继续前进,威尔逊,”约翰说,“对着海岸直行。”

离退潮还有1个钟头。木筏趁潮势又行驶了两海里。风很快就会完全停息,木筏几乎不动了。用不着多久会开始落潮,木筏很可能又漂回海上去。

蒙格尔斯不敢迟疑半刻。

“抛锚!”他命令道。

穆拉第立即执行命令,将锚抛下5英寻深的海里。木筏后退了两英寻,锚缆拉得绷紧,帆也被卷起来了,只好等候下一次潮水了,先歇息一段时间吧。

晚上9点之前是不会再涨潮了。蒙格尔斯也不想在夜间航行,必须等到第二天凌晨5点。其实,陆地已经看得见了,顶多还有3海里远。

此时,海水正掀起浪头,不断向海岸涌去。见状,哥尼纳凡问蒙格尔斯为何不趁势继续向陆地靠近。

“阁下,您被一种光学幻象迷惑了,”年轻的船长回答说,“看上去海浪在往陆地的方向走,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动。不信,您丢块木板在海里,就会发现它只会在水上漂来漂去,不会往前走。我们还是耐心等等吧!”

“先吃晚饭再说吧。”少校说。

奥比内拿出几块干肉和十几块硬饼干分发给大家。这样粗劣的伙食,真让司务长感到有点儿过意不去,窘得满脸通红,不过,大伙儿还是吃得有滋有味。两位女士也如此,只是木筏颠簸得厉害,害得她们没胃口。

那翻了的划子漂到木筏旁边来了

海水翻滚,浪头急促。木筏在海浪中剧烈摇晃,上下颠簸。锚链绷得很紧,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很是吓人。蒙格尔斯担心锚链被拉断,命令每隔半小时放松一英寻缆绳。不然的话,缆绳一断,木筏就会顺海流漂回到大海中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蒙格尔斯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是缆绳断了,还是锚滑了,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夜色降临,残阳如血。一轮圆晕,把大海染成一片深红,渐渐沉入地平线下。浩瀚的大海,碧波万顷,金光闪烁。放眼望去,苍茫的水天相连处突出一个小小的黑点,那就是搁浅的麦加利号船,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儿沉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