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九章 惊人的事变(第3/4页)

“四五天!”艾尔顿摇摇头反驳道,“您将来会后悔自己估计不足的,船长先生,依我看您应该说15天至20天才对!”

“75英里路走15至20天!”哥尼纳凡叫起来。

“这还是最低估计呢,爵士。往前走是维多利亚省最难走的一段路,荒郊野林。据当地人说,那是一片荒原,莽莽苍苍,根本没有路,也不可能建立牧站。要走过去,只能一手举着火炬,一手拿着斧头。请相信我,想快也快不了。”

艾尔顿说得那般肯定。大家看看巴加内尔,他也点头同意那水手的说法。

“就算前面的路艰险难行,”约翰·蒙格尔斯又说,“15天后阁下再向邓肯号下令也不迟。”

“我还得补充一句,路上的艰难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障碍还是雪河,必须等到河水回落后才能通过。”艾尔顿又提出一条理由来。

“要等到河水回落!”那青年船长大声说道,“难道就找不到一个浅滩吗?”

“估计很难找到,”艾尔顿回答说,“今天早晨我就想找一个能过河的地方,找了半天就是不凑巧。这个季节,遇上这么条湍急的河流,也是稀有的事,只能说大家运气不济,我也无能为力。”

“这雪河很宽吗?”海伦娜夫人问。

“又宽又深,夫人,”艾尔顿回答,“大约有一英里宽,水流很急,即使是游泳健将也得冒险过去。”

“那么,我们造一条小船好了!”罗伯特提议说,别人还没有想到这一点,“砍一棵大树,挖空,人坐上去,就过去了。”

“行!不愧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巴加内尔称赞道。

“这主意不错,”约翰·蒙格尔斯又说,“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做。我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了。”

“你认为如何,艾尔顿?”哥尼纳凡问。

“我觉得,爵士,要是没有人来帮忙,一个月也过不了河!”

“那么,您还有别的办法吗?”约翰·蒙格尔斯问,有点按捺不住了。

“有哇!让邓肯号离开墨尔本,开到东海岸来!”

“哼!总是邓肯号来,邓肯号去的!难道邓肯号到了图福尔德,就能解决困难了吗?”

艾尔顿想了一会儿后回答,支支吾吾地说:

“我并不是固执己见,我这是为大家着想。如果阁下命令走,我马上上路。”说完,艾尔顿两臂交叉等着。

“可别这么说呀,艾尔顿,”哥尼纳凡说,“尽管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我们大家讨论。说说你的主张吧。”

“既然我们现在已是黔驴技穷,我建议不要到雪河去冒险了,应该原地不动等人来救援,而能来救援的人莫过于上邓肯号去找。大家暂时在此住下,食粮也还充裕,抽一个人去给汤姆·奥斯丁送信,要他把船开到图福尔德来就行。”艾尔顿说这番话时语气镇静,把握十足。

艾尔顿这突如其来的建议让所有的人惊愕万分,约翰·蒙格尔斯对此更是极力反对。

“在派人去送信的同时,”艾尔顿接着又说,“如果雪河的水位退回去了,大家可以找处浅滩涉水过去。如果水没回落,必须要乘船过去的话,造条独木舟也来得及。这就是我的建议,爵士,请您定夺。”

“很好,艾尔顿,”哥尼纳凡回答说,“你的意见着实值得考虑。遗憾的是耽搁了我们的行程,不过,大家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休整一下,甚至还避免了一些危险。朋友们,大家意下如何?”

“请您也说说话,亲爱的麦克纳布斯先生,”海伦纳夫人这时插言道,“您一直在那儿当听众,您敬请赐教吧!”

“既然指名道姓要我发表意见,”麦克纳布斯少校回答说,“那我就照直说吧。我觉得艾尔顿是个聪明、谨慎的人,他刚才说得很有道理,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

本来麦克纳布斯对艾尔顿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万万没有料到少校在这问题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就连艾尔顿自己也感觉有点儿奇怪,不由得对少校瞟了一眼。本来巴加内尔、海伦娜夫人、两个水手都准备支持那水手的建议,经麦克纳布斯这么一说,大家自然更不用犹豫了。因此,哥尼纳凡宣布原则上采纳艾尔顿的建议。

“那么,约翰,”少校又补充说,“为了稳妥起见,您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呆在河这边等候别人送交通工具来呢?”

“好像是这个意思,”约翰·蒙格尔斯回答说,“既然我们过不了河,可送信的人又怎么能过得去呢?”

大家又看看那水手,只见他绝对有把握似地笑了一下,说道:

“送信的人不必过河。”艾尔顿说。

“啊!”约翰·蒙格尔斯表示惊讶。

“他只需回到从勒克瑙直接通往墨尔本的那条大路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