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四章 神之助(第2/3页)

下午1点来钟,哥尼纳凡和他的旅伴们都精疲力竭地回到原来的山谷中。哥尼纳凡悲痛欲绝,唉声叹气:“我不走了!不走了!”

大家都知道小罗伯特的失踪给他的刺激太大,因此,对他的举动都表示理解和遵从。

“再等等看吧,”巴加内尔对少校和奥斯丁说,“先休息一下,恢复恢复体力。不论是继续寻找还是继续赶路,都必须先休息片刻再说。”

“好吧,既然爱德华这么坚持,咱们就先别走。他还满怀希望呢。可还希望什么呢?”

“唉,没办法!”汤姆·奥斯丁叹息道。

“可怜的罗伯特!”巴加内尔擦了擦眼泪说。

山谷里树木葱茏。麦克纳布斯少校找了一棵高大的树,在底下搭了临时帐篷。他们所剩的东西已不多了,只有几块盖布、全部武器、一点干肉和炒米。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条小河,水可以饮用,由于泥石流山崩,使河水变得很浑浊。穆拉第在草地上生了火,很快,他先给主人送一杯热水,让他喝了定定神,但是哥尼纳凡喝不下,躺在“篷罩”上沮丧得几近绝望。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夜幕已降临,今夜跟昨夜一样安宁静谧。当旅伴们睁开大眼躺着歇息的时候,哥尼纳凡又爬上了科迪勒拉高坡。他屏息倾听,希望能有呼唤声传到他耳朵里来。他独自一人继续往前探索,走了很远,爬得很高。他失望地呼唤着,又拉长耳朵尽情地倾听,屏住气、忍住心头的跳跃,希望能听到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声音,但,除了他自己的心跳外,周围依然是死一般的沉寂。

可怜的哥尼纳凡爵士就这样在山里盼望了整整一夜。同伴们极不放心他,怕他因失去理智而莽撞行事,不顾一切地乱找,万一从光滑的岩石上或峭壁的边沿上跌下去,所以有时是少校跟在他后面,有时是巴加内尔陪伴照料他。这么不辞劳苦地苦苦寻找,却仍然没有任何结果。他千万遍呼唤着罗伯特的名字,所听到的也只是“罗伯特!罗伯特!”这个名字的回声在山谷中不停地飘荡。

晨曦初露,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众人又不得不跑到遥远的山岭上去找哥尼纳凡爵士,生拉硬拽地把他弄回到高地上来。让人心痛的不只是小罗伯特失踪的事实,还有哥尼纳凡这绝望的模样。看到这个情景,谁敢向他提出离开这伤心的山谷呢?然而,食品已经告罄。再往前不远,应该可以找到那骡夫提到过的阿根廷向导和过潘帕斯草原所需的马匹。若往回走比往前走更加困难重重,更是不可能,况且和邓肯号已约定在大西洋海岸集合的。为顾全大局,任何理由都不容许再拖延了,必须立即出发了。

麦克纳布斯少校想要把爵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他尽情地劝说表弟,可哥尼纳凡根本不听,一个劲儿地摇头。偶尔也蹦出几个字来,但含糊不清。

“你是说我们走吗?”他说。

“是的,我们该走了。”

“再等一等吧。”

“好的,我们就再等一个小时吧。”少校回答说。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爵士又恳求再等一个小时。他两眼写满痛楚,仿佛一名死囚在恳求给他再延长一个钟头的生命一样,任谁看着都会心疼。就这样,等呀等,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一直挨到了晌午。这时麦克纳布斯少校依照大家的意见,告诉表弟非走不可了,不能再迟疑,全体旅伴的生命都靠他的果断决策了。

“好吧,好吧!”哥尼纳凡爵士回答说,“我们走吧,走吧!”

但是,他嘴里这么说,眼睛却没看少校,而是望着天空。突然,他发现天空有一个黑点。他举起手,指着天空,整个人像凝固了一般,一动也不动。

“那儿!在那儿,你们快看!看!”他大声叫道。

所有的目光都顺着他指定的方向望去。眼看那黑点渐渐变得越来越大了。原来是一只大鸟在高空翱翔。

“是一只大兀鹰。”巴加内尔认出来了。

“没错,是一只大兀鹰,”哥尼纳凡回答说,“看!它飞过来了,越飞越低了。等一等!”

巴加内尔说得对,的的确确是一只大兀鹰,现在看得再清楚不过了。这种大鸟是安第斯南部的鸟中之王,过去曾被印加人(1)视为神明。这种鸟在这里长得异乎寻常的大,力气大得惊人,常常会袭击牛群,把它们逼近悬崖,使之掉进深谷。它们经常从平原上捕获羊、小孩及小牛,甚至用爪子抓起猎物飞上两万英尺高的高空盘旋。在这样的高度人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而它却能用那锐利的眼光俯瞰着地面,能辨清最细小的猎物。

这只兀鹰发现什么了呢?发现尸体了吗?是看见了罗伯特的尸体了吗?“应该看见什么了!”哥尼纳凡反复说着,目光死死地盯住那只兀鹰。这庞大的鸟越飞越近了,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像抛入空中的物体骤落而下。不一会儿,在离地不到200米的高空绕了几个大圈。大家看得再清楚不过了,它展开的翅膀宽度约在15英尺以上,矫健的两翼浮在空中可以纹丝不动。大鸟在飞行时威风凛凛,一副安闲的样子,而小鸟在空中飞翔就得不停地扇动翅膀,否则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