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不在乎(第2/3页)

“里姆,纽约市政府还保存着一部分艺术品,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你能更好的保存他们。”爱德华·杰弗里又为李牧送上一份大礼。

“当然,如果可以把这些艺术品转让给我,我会支付给市政府等值的现金。”李牧马上就毫不犹豫的“笑纳”,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有杀错没放过。

早在特威德主政纽约期间,纽约市政府就收集了一大批艺术品,并且准备筹建纽约市立博物馆。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直到特威德垮台,市立博物馆也没能奠基,所以这件事也就就此搁置。

阿瑟主政纽约期间,纽约市政府仍在收集艺术品,现在到了爱德华·杰弗里上台,这些艺术品终于能派上用场。

李牧注意到,爱德华·杰弗里说到这批艺术品时,使用的是“保存”,而不是“转让”,不过这又怎么能难得住李牧,只要支付给纽约市政府现金,那么这批艺术品的所有权也就发生了转移,纽约市政府以后就再也没有理由索回这批艺术品。

“现金就不用了吧……”爱德华·杰弗里和李牧打交道还是打的少,一不留神就掉进李牧的陷阱。

“当然需要,否则你怎么向议会交代?”李牧脸上写满了我是为你好,把爱德华·杰弗里堵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番对话听得阿瑟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可以想象,阿瑟现在一定痛心疾首,后悔把纽约交给爱德华节护理管理,这要是继续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曼哈顿没准都会成为李牧家的后院。

“现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拿到更多的钱。”阿瑟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给爱德华·杰弗里支招。

“没问题,我可以溢价收购。”李牧哈哈大笑,哪怕出再多钱,这笔买卖做的也很合适。

和未来的艺术品相比,现在的艺术品价格真的就和白送差不多,李牧现在就委托人在欧洲收购那些大师作品,尤其是那些尚未成名的大师,比如就在今年6月份,李牧就买下了莫奈的最新作品《印象·日出》。

这幅画在2011年曾经拍出过近3000万美元的高价,而在此时,李牧得到它仅仅只花费了一百法郎。

除了莫奈,李牧特别关注的还有梵高,李牧甚至已经买下了两幅凡高画的《向日葵》,现在就放在总督岛的地下室里。

虽然这些画将来都会大幅度升值,但就目前来说,因为莫奈和梵高尚在人世,所以他们的画还不够值钱,李牧准备把这些画放上几十年再说,到时候李牧也扮演一下强盗角色,好好勒索一下那些爱搞收藏的西方人。

能让纽约市政府看得上眼的艺术品,怎么着也得是大师作品,或者是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这些东西同样代表着西方的人文传承,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骏马博物馆目前的主要展品也正是这些西方艺术品。

当然李牧收藏的还有很多东方艺术品,等在合适的时候,李牧或许会筹建一座以东方艺术品为主的博物馆。

就在李牧和阿瑟等人谈笑甚欢的时候,旁边却突然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过来:“纽约市政府难道没钱修建一座博物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如我们发起一场募捐好了,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绅士慷慨解囊,这样我们就不需要里姆先生代替纽约市政府保存那些艺术品了。”

在骏马集团如日中天的当下,当着李牧的面,居然还能说出这样刺耳的话,李牧马上就拉下脸来。

说话的是亚历山大·斯图尔特。

在骏马集团开始涉足服装销售业之前,亚历山大·斯图尔特在纺织品的零售业是领军人物。

1820年,亚历山大斯图尔特,从英国来到纽约,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在1820年到1840年间,亚历山大·斯图尔特改变了人们对零售业的看法,在亚历山大·斯图尔特之前,零售业就是小商贩的代名词,这是一个不体面的职业。

亚历山大·斯图尔特创造性的提出了“卖场”这个概念,早在1840年,亚历山大·斯图尔特就在百老汇里德街与钱伯斯街之间花了九万美元买了块地皮,建成了一座“大理石宫殿式”豪华大百货公司。

在这座当时最时尚豪华的卖场里,亚历山大·斯图尔特雇佣了400多名店员,为了避免这些电源,不顾体面的向顾客提高价格,进而影响到卖场的声誉,阿里山大·斯图尔特创造性地实行了明码标价,这使得亚历山大·斯图尔特的卖场迅速在零售业中树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范德比尔特卖掉自己的船运公司之前,亚历山大·斯图尔特是标准的美国首富,他的个人财产达到5000万美元之巨。

而1840年美国的GDP总值才15.6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