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庆阳与凤翔:一般攻守两种结局(第6/7页)

那么,庆阳城内还有多少存粮呢?早就粮仓见底了!

自进入八月之后,庆阳城因为被切断与外界联系,援助不见,音讯不通,城中已经弹(箭)尽粮绝,军民中以致出现了“煮人汁和泥咽之”的惨状!

再扯段闲话:“人汁”是啥东西?

笔者翻阅了许多史书都没能找到确切答案,只是查到了与“人汁”类似的“金汁”,乃是一种用人的大便为主要原料掺点黄泥发酵做成的中药,据《本草纲目》与《医事别录》分别记载:“其汁呈微黄,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

没尝过,无毒可能,无味就不可思议了!不过,大概为了避免病人恶心反胃,这些医书里也是给“金汁”起了不少别名: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等等。对了,甚至还有一个与现代“愤青”音同义相近的名字——“粪清”。

估计这时的庆阳城内不大紧迫需要“疗暑热湿毒”,分析来还是熬煮人肉汤和泥吞食的情形才是。

徐达清楚掌握了城中这些情况,还能不信心倍增么?那就熬下去吧,看你依靠煮熬人肉汤和泥巴充饥还能苦熬几天!

83

庆阳城内的张良臣终于失去了耐心!

这不能责备张良臣什么,谁能在熬煮人肉黄泥汤充饥的环境中支持下去?军心如何稳定?连自己囚禁的犯人都能安然逃脱,这说明了什么?既然这种情形已经无法对城外的徐达保密,那么庆阳的结局也就确定了!

两种结局:一是被困在城内活活饿死,但是,张良臣不敢保证自己不定啥时会沦为熬人汁的主料;第二就是眼睁睁看着庆阳被攻破,这时号称精悍的部下还能有多少战力?

不,还有一种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突围!

这天恰起大风,张良臣见风向有利,遂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组织了一支“精兵”,亲自率领由东门杀出企图突围,但这时的“精兵”已被饿得精力不再,当真厮杀谁还能有多少气力?

防守城东的是明将顾时,只是出动了自己的前锋一部即将张良臣的突围“精兵”轻易击败,早已将战马吃进腹中的元兵估计这时肠子都悔青了,一些饥饿到了极点的“骑改步”如何能与真正的骑兵过招?士兵们心中凄苦:谁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食亡也成立呀!

没奈何,张良臣只得将这最后的“精兵”退入城中,计点数字,却发现与自己见到的伤亡情况不对,张良臣心里有数:“精兵”中的百余名已经趁机跑到了明军阵中归降了!

但总不能就此等着徐达来砍头呀?又率部从西门突出,但愿能有一处防守稍弱。

西门外更没有突围的可能!这里是冯胜主力所在,一阵实力不对等的对决便分出结果:张良臣损兵折将没能离开城池百步,只得再次退入城内,计点兵员,竟然有千余没有跟随张大帅回城,看来也是去明军那里讨口饭吃了。

这种仗还能再继续下去么?张良臣当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

事到如今也只能认账了,第二天,张良臣登上城楼,呼唤元廷同佥吕德与徐达谈判投降,按照一般常理及明军以往惯例推断,这种迟来的“觉悟”也应该是受欢迎的。

谁知,就连投降这条路也被徐达给彻底堵死!这时的徐大将军胸中愤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怎会再相信这位曾经降而复叛的小人之“约降”?干脆没有理睬!

估计,徐达这时并不是怀疑张良臣的投降诚意,而是在宣布一点:不接受你张良臣的投降。

这大概也属得势不让人,假设徐达了解到庆阳城中粮草还能支持半年以上,那时会如何?

但是,徐达如此的无言表态却从根上摧毁了张良臣活命希望!不但张良臣本人,一些亲信部将也就此失去了抵抗信心,部将姚晖与熊左丞、胡知院等知道活下去的唯一所在:那就是及早投降!

自然,若想增加活命概率还需要再来点积极行动,不立功如何能赎罪?

于是,万众一心打开了庆阳城门,尽全力高呼口号:迎接明军进城!大明皇帝朱元璋万岁万万岁!徐大将军千千岁!

这天是八月二十一日,徐达率军自北城门进入了庆阳城,历时百余天的庆阳攻坚战终于惨然落幕。

至于张良臣父子?自知活命无望,还是提前自尽吧!也省得遭受徐达凌辱,便率同义子“七条枪”投井寻死。

谁知这时偏偏“天不灭张”,那口井内竟然无水,结果被明军发现,徐达命令兵士将这“小平章”、“七条枪”逐个吊出井口,结果不用说,从不杀俘泄愤的徐达也大开了杀戒,不但将这张门“父子”全部斩首示众,第二天还继续诛杀了张良臣亲信党羽柴知院等以下二百余人。

但是,据老孙判断:这时的张良臣绝不是投井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