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混账与混战(第3/11页)

女娲造人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总喜欢将上等材料与劣等物质捏在一起组合成人。观陈汤一生,能够让他成就大事者,是他身上的英雄胆魄,而让他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则是他心里的贪欲。

他的贪欲,是天生就有,还是后天促成?或许两者兼有。我们知道,陈汤小时候很穷,长年流浪,靠乞讨生活。或许是童年的贫穷记忆让他感到恐惧。然而他是英雄,应崇尚建功立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报效国家,不应该过份的贪婪。

说真的,陈汤很让人遗憾。

刘奭生前,匡衡告陈汤征讨康居国时,以身作则,给部下树立了一个贪财好宝的楷模,把从康居国没收的财物私吞了。

贪了还罢了,陈汤还洋洋得意地对部下说:“贪吧!怕什么!咱们在外山高皇帝远的,谁会来追究我们。”没想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汤的话还是传到了长安。

那一次匡衡没告成,是因为刘向上书把陈汤救了。现在,匡衡再度翻起这个案件,摆明就是要和陈汤斗到底了。

匡衡很有底气,因为他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和权力顶点上。匡衡这样对他的学生刘骜说:“像陈汤这等贪财好物的大贪污犯,不应该封侯,更不适合呆在射声校尉的职位上。”

这次,匡衡做得很顺利。还没等别人声援,陈汤就被刘骜免职回家。

陈汤没有上诉,然而不甘寂寞的他给皇帝写了一封奏书。没人知道陈汤为什么要上这封书,他在奏书中抖开了一个秘密:康居王国送来当人质的王子,不是真王子。

康居王国是被陈汤率军攻下的,按规矩,康居王国为体现臣服诚意,需派王子进长安当人质。

在战场上,狼都没有陈汤凶狠和狡猾,康居王国送来的王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应该说,陈汤很有发言权。然而,他为什么说康居国王子是假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想了半天,我突然明白了。哦,原来是这样。

纵观陈汤一生,左右他脑袋的,就是赌徒哲学。他曾经一无所有,凭双手搏明天,凭的是胆量。好赌的个性到了战场上,则成了一个好战分子。所以,现在被免职了,要想东山再起,就得发挥他的特长,再跑西域,与康居国再战一回,建功立业,把输回去的再拿回来。

想出兵康居,就得编织借口。如果康居王国送来当人质的王子是假的,那么后面的话就说得顺了。所以,陈汤其实是准备了两封奏书,只要前面的通了,后面的奏书马上送出,然后……

似乎,这一切设计得完美无暇。

事实却是失败了。皇帝派人去调查康居王子,结果发现,人质是真王子,而非假王子。于是所有的明枪暗箭,都瞄准了陈汤。

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想翻本想疯了的陈汤,突然发现,冲动是魔鬼,贪欲会蒙蔽你的双眼。不是别人太聪明,是自己还不够机灵。

陈汤欺君之罪成立,很快就被捕入狱,据有关消息灵通人士报导,如果不出意外,陈汤将被拖出去砍头。

本以为会再赢的,竟然输得这么惨。可吉人天相,意外还是出现了。不久陈汤被释放,同时被剥夺爵位,成了一名士兵。

陈汤之所以被放出,是有人替他辩护。这次,替他辩护的人,不是刘向,而是光禄大夫谷永。

谷永上奏说道:汉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像陈汤这样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可是,因为一丁点儿的错误就将他杀了,那就太不应该了。那些喊着要杀他的人,肯定是有私心。

奏书传到皇宫里不久,刘骜就下诏赦免陈汤。

或许,陈汤应该感谢谷永救了他一命。事实上,陈汤知道,他最该感谢的,是站在谷永后面的那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大司马王凤。

谷永是王凤身边最著名的跟屁虫,专门以拍马屁为生。他上书替陈汤辩护,不过是响应王凤号召。这样,王凤就可以有理由让刘骜放了陈汤。说白了,这是一场双簧戏。

不插播广告,精彩继续。陈汤刚放出来不久,西域就传来不妙的消息,西域总督(都护)段会宗被乌孙王国的部队围困。段会宗用驿马上书,请求征集西域各国部队以及敦煌边防部队前往救援。

消息传回长安,如惊雷平地起,全城的人既郁闷又震惊。郁闷的是,乌孙国和汉朝素来交好,当初陈汤还是为了乌孙国发兵远征,斩杀郅支单于,并将乌孙国的死对头康居摆平,现在怎么打起来了?

让人震惊的是,以汉朝军队之强,小小的乌孙国竟然都摆不平,还要喊人去助阵?

乌孙国是真的跟汉朝反目成仇了,至于为什么如此,一语难以说尽。简单地说吧!首先是乌孙国内部的小兄弟出现了争执,汉朝就派段会宗去平定,事后准备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