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继往开来(二)(第2/2页)

韦泽慢慢讲道:“元帅军阶的肩章上是国徽,这意味着身为元帅的人肩负着国家的责任。大元帅的肩章也是如此,不过大元帅的帽徽也是国徽。身为大元帅可以统御元帅,而这样的一个人本身就是国家的象征。”

身为一个不是特别矫情的家伙,韦泽其实不爱装神弄鬼。但是对于现在的新中国,韦泽必须拿出一种态度出来。

据说汉初的时候,那帮功臣们一个个桀骜不驯,毫无人臣之相。于是刘邦就弄出了一套礼数出来,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在刚刚建成的长乐宫首次举行岁首朝仪大典时,看着那帮功臣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行礼,再也没有丝毫不敬的模样,刘邦忍不住说出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之语。

韦泽正在做的内容与汉高祖刘邦大不相同,但是采取的方式其实也差不多。在每时每刻,在每一个细节上,韦泽都只能努力的将国家的意义,将地位要承担的责任宣传出去。即便是这种宣传的效果到底如何尚可讨论,但是若连这等宣传都没有,那就根本不用考虑让这帮功臣们能够自发的生出我对国家有责任的想法。功臣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国家是我打下来的,在这个国家里面我说了算。

“都督,用大元帅称号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多。”还是有同志对这个比较在意。

韦泽对这种毫无自觉自信的态度颇为失望,他也没有嘲讽,而是笑道:“咱们有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那么有人弄张纸写上人民币三个字,那就是人民币不成?这个大元帅的称号谁都可以叫,但是有几个人会认?若大元帅只是个称号,那就没什么意义。大元帅首先是个实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光复军的大元帅才是真正的大元帅。谁不服气,让他们和我们比划比划。”

听了这话,同志们忍不住哄堂大笑。笑声中除了自信还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