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雀花传奇(第2/3页)

英国的主体民族“英格兰人”由日耳曼的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等部族融合而成,英语就是指“盎格鲁-撒克逊”的语言,他们原本居住在丹麦半岛至莱茵河口一带。公元5世纪中期,西罗马帝国崩溃,不列颠作为罗马帝国行省的历史宣告结束。盎格鲁、撒克逊等日尔曼部族陆续涌入不列颠岛,最初只是在沿岸居住,随着迁入者越来越多,不断向内陆推进。一群武士沿着河谷与溪流前行,后面跟着妻儿,带着牲畜,寻找合适的地方定居,遇到土著民族就投入战斗,这是最常见的殖民方式。

通过殖民与战斗,盎格鲁-撒克逊人最终花了近200年时间分布于英格兰(公元450—公元650年),逐渐出现诸多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凯尔特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至地势险峻的山区地带——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盎格鲁-撒克逊人殖民的具体过程已不详,但历史学家们相信,亦是一段血腥的进程,凯尔特人不是被杀死、驱逐,就是被掳掠为奴,古英语中“Welsh”(不列颠人,今译作威尔士人)就是“奴隶”的意思。

征服者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初信仰万物有灵论,认为身边从树木、河流到山峦都遍布着魔鬼、精灵,他们有自己崇拜的神,如蒂沃(Tiw)、沃登(Woden)、苏勒(Thunor)、弗里格(Frig),这些神是英语中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的来历。公元6世纪末,他们逐渐皈依基督教。

历经多年混战与兼并,先是形成了肯特、诺森伯利亚、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等七个较大王国,至公元8世纪形成诺森伯利亚、麦西亚、威塞克斯三大王国。都说日本皇室是“千古一系”,若不用过于严格的血统标准来看,其实英国王室也有“千年一系”的特点,历朝王室之间都有亲缘关系,今天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公元8世纪初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的后裔。

进入公元9世纪,丹麦人和挪威人的祖先维京人开始疯狂侵袭欧洲各地,他们身穿铠甲,手持盾牌,挥舞战斧,乘坐帆船沿各条河流深入各地烧杀抢掠,从英格兰到俄罗斯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维京人把自己的语言、习俗带到各地。大约同一时代,维京人不仅深刻影响英国历史进程,维京贵族还在东欧创建了俄罗斯的前身——基辅-罗斯国家。

盎格鲁-撒克逊列国争战时代,涌现过很多著名国王,但最终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成为被后世颂扬的伟大君主,他也是盎格鲁-撒克逊国王中唯一获得“大帝”称号者。阿尔弗雷德在公元871年登基,他领导了艰苦卓绝的抗击丹麦人战争,为英格兰的统一初步奠定了基础,他的几位子孙继承先人事业,逐渐缔造了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这是英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王朝—威塞克斯王朝。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国王不定期召开“御前会议”——“维坦”(Witan),与大贵族、大教士、大乡绅们共商国是,参与者称为“智者”,所以维坦也叫“贤人会议”,有时候国王逝世却又未指认合法继承人,维坦还具有推举国王的功能。大主教人选之争落幕,随后的维坦上,因爱德华始终不育,王储问题备受瞩目,若国王无继承人,大家忧虑他去世后招致维京人入侵,这是那个年代英格兰最恐惧之祸事。爱德华承诺,自己驾崩之后把王位让给表侄儿——诺曼底公爵威廉。

国王的意图不言自明,拉上实力不菲的欧陆大领主威廉可以帮助他削弱戈德温家族,威廉对维京人也能起到震慑作用。从大主教人选到继承人指认,国王的决定得到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两大伯爵支持,他们也对戈德温家族力量的增强深感忧虑。

忏悔者爱德华与诺曼底公爵的亲戚关系,缘于几十年前一场与丹麦人有关的持续战乱。

进入公元9世纪,频繁发生维京人入侵,英格兰的政治与生活深受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影响,威塞克斯王朝晚期的贵族名字体现出浓浓的维京味儿。有些丹麦人还在英格兰定居下来,形成“丹麦区”。很多贵族都会根据丹麦习惯娶一个非正式妻子,称作“丹麦婚”,当他们出于利益考量需要一个政治婚姻时,会把丹麦婚的妻子抛弃,重新迎娶一个“教会婚”的妻子。丹麦婚的妻子及其儿女,缺乏法律保障,没有继承权,所以丹麦婚的妻子常被视作情妇。

公元978年,年仅10岁的埃塞克特登上威塞克斯王朝的王位,他面临着严峻挑战,此时的丹麦人社会组织性提高,比他们100年前的祖先更加强悍,每次侵入英格兰都能得到大笔赎金凯旋。当无法用武力驱逐丹麦人时,以金钱(丹麦金)购买和平的手段,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开始就经常采用,负担过重使英格兰的财政捉襟见肘。